天下安危系重身,潇然远韵脱风尘。
一夔足矣需调鼎,两袖清哉任积薪。
座上倾尊堪拟北,都中下榻愧非陈。
深谈不涉寒暄语,半是忧边半虑民。
诗句解释与译文:
- 天下安危系重身,潇然远韵脱风尘。
- 注释: 这里“重身”可能是指个人的责任或使命,而“潇然远韵脱风尘”则形容诗人超脱世俗纷扰,保持内心的高洁和从容。
- 译文: 国家的安危寄托在我身上,我像脱离了尘世的喧嚣,保持自己的本色和风范。
- 一夔足矣需调鼎,两袖清哉任积薪。
- 注释: “一夔”指的是独木难支,需要多方支持;“调鼎”比喻治理国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两袖清哉任积薪”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地位不高,但仍能保持清廉自守的态度。
- 译文: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需要多方协作;即使地位卑微,也能坚守自己的清白。
- 座上倾尊堪拟北,都中下榻愧非陈。
- 注释: “座上倾尊”可能意味着在宴会上敬酒,象征着尊重和重视;“下榻”则指留宿客人,表示谦逊和欢迎。“陈”在这里可能是一个地名,暗示诗人谦虚地接受他人的好意。
- 译文: 在宴会上举杯敬酒,可以与北方的友人相媲美;但在都城中下榻,却觉得自己比不上那些名望更高者。
- 深谈不涉寒暄语,半是忧边半虑民。
- 注释: “深谈”指的是深入的对话或讨论;“寒暄语”则指无关紧要的客套话。“半是忧边”可能是指对国家的边防问题的关注;“民”则可能指民生问题。
- 译文: 在深入的谈话中,不会涉及无关紧要的客套话;我的忧虑既有边疆的安全问题,也有民众的生活问题。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关切。首句点明了诗人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并展现了他超脱世俗、保持本色的品格。中间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复杂环境中依然坚持原则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活中的谦逊态度。最后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和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注,体现了他作为臣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个人的品格与修养,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