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薄疑将解,坐来清复凄。
柳黄花不笑,山绿鸟无啼。
去絮惊生栗,当窗怯欲迷。
暖时饶冷意,旸谷似移西。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水薄疑将解
  • “水薄”意味着水位低,水面接近或刚刚触及地面。
  • “疑将解”表达了一种不确定的期待,好像水面马上就要恢复了。
  • 整体表达出一种春天到来前的宁静和期盼。
  1. 坐来清复凄
  • “坐来”意味着时间在等待中流逝。
  • “清”可能指清澈的水质或者是心情的清明。
  • “凄”通常指悲伤、冷清。
  • 这句诗描绘了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等待中的孤独和内心的凄凉感。
  1. 柳黄花不笑
  • “柳花”是指柳絮,春季常见的现象,随风飘散。
  • “不笑”在这里形容柳花仿佛没有生命力,没有展现出春天应有的生机。
  • 这句反映了自然界的萧条和生命力的脆弱。
  1. 山绿鸟无啼
  • “山绿”指的是山的颜色,春天时通常是翠绿色。
  • “无啼”表明鸟儿在这个季节并不鸣叫,可能是因为春天还没有准备好或者环境不够适宜。
  • 这个描写传达了一个宁静且略带忧郁的春天景象。
  1. 去絮惊生栗
  • “去絮”可能是指风吹落的柳絮。
  • “惊生”表示柳絮被风吹起后,产生了某种效果或是引起了某种反应。
  • “栗”通常形容寒冷或恐惧的感觉。这里可能是形容人因风中的柳絮而感到一阵寒意或恐慌。
  • 这句诗描绘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之间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给人带来的心理影响。
  1. 当窗怯欲迷
  • “当窗”指的是面对窗户的位置。
  • “怯”表达了一种畏惧或不安。
  • “欲迷”意味着想要迷失或困惑。
  • 整句诗描述了一个人面对窗户时的迷茫和恐惧感。
  1. 暖时饶冷意
  • “暖时”指的是天气变暖的时候。
  • “饶”有包含的意思。
  • “冷意”指的是虽然温度升高,但依然能感受到某种寒冷的氛围或感觉。
  • 这个表述可能在强调尽管外界环境在变暖,但内心仍保持着某种寒冷或不适的感觉。
  1. 旸谷似移西
  • “旸谷”是古代传说中的太阳所在之地,也常作为温暖的代名词。
  • “移西”意味着太阳移动的方向是从东方移到西方。
  • 这句话可能在比喻春天来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从寒冷向温暖的转变。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春天来临前的寂静与美丽,同时揭示了人们在春天来临之际的心理感受和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反应。通过对比“水薄疑将解”中的期待与“去絮惊生栗”中的惊恐,诗人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类情感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敬畏。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