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消息阻河关,万里题缄泪欲潸。
云寄远心将片石,月随清梦到苍山。
诗成却笑穷逾拙,身退犹怜老未闲。
怅望昆明池草色,春风南雁几时还。

【注释】

  1. 同年:同科考中的年岁相同的人。李仁甫:即李德裕,当时任中书令、平卢节度使、东都留守,因党争被贬为崖州司马。
  2. 点苍山: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苍山。
  3. 泪欲潸:眼泪几乎要流出来了。潸(shān),流泪貌。
  4. 云寄远心将片石:把寄给远方亲人的情意寄托在一片石头上。云寄,比喻寄情于物,以物传情。远心,远地亲人的深情厚义。将,拿。片石,一块小石头,这里指书信。
  5. 月随清梦到苍山:月亮随着我美好的梦想飞向苍山。清梦,明亮的月光,这里指诗人的梦幻和理想。到,飞向。
  6. 诗成却笑穷逾拙:诗作写好了反而自嘲自己比一般人还要拙劣。却笑,反语,意思是说:我写的诗并不比别人好。穷逾拙,穷困之中更显得笨拙。
  7. 身退犹怜老未闲:身体退隐了还怜惜自己还没有退休休息。身退,指辞官退居。犹怜,还怜惜,爱惜。老未闲,没有好好地享受晚年生活。闲,闲暇,安逸。
  8. 怅望昆明池草色,春风南雁几时还:惆怅地望着昆明湖边长满春草的地方,不知道春天的南来大雁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怅望,惆怅地遥望。昆明池,在今云南昆明市西南。南雁,南方的大雁。几时还,何时能回来?几时,什么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仕途失意的闲适之作。
    诗一开头就点明题旨:“故人消息阻河关。”李德裕当年是与作者同时考取进士的人,两人同为“同年”,彼此关系密切。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他已被迫离开朝廷。所以诗一开头就是写他的消息传来后,使作者感到意外而伤心。“万里”二句,写作者收到李德裕寄来的石头后,不禁泪如雨下。这两句是化用杜甫《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忆献诚君策,西巡长安日。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诗意,但改“长缨”为“片石”而成为送别之物。杜甫《戏韦少府》诗中有“故人具鸡黍,邀我宿芦中”之句,本诗也用其典故,表示对故人之怀念。“泪欲潸”,说明心情之悲苦;“涕泗涟”,则说明感情之激动。“云寄远心将片石”一句,既写寄信方式,又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情。
    三、四两句写诗人收到李氏寄来的石头后的心情。“月随清梦到苍山”,写梦境与现实的关系。诗人在梦中见到明月从天空飞到苍山脚下,那景象多么美好啊!但是醒来一看,原来是一场大梦!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五、六句进一步写诗人的处境。本来已经退隐了还怜惜自己还没有退休休息,何况现在还不是这样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情绪。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怅望昆明池草色”,昆明池是唐时著名的游览胜地,位于京城之西。“春风南雁几时还”,南雁即南飞的雁群,春天来了,大雁南飞,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呢?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这首诗是李德裕在贬谪途中所作,通过写自己的遭遇,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流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