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南飞到海滨,吟边芳气袭衣巾。
门通水竹三丫路,坐对求羊一辈人。
注释:
对菊:指菊花。因菊花在农历九月开放,故称“对菊”。
白雁南飞到海滨,吟边芳气袭衣巾。
白雁,指大雁。白雁南飞,即大雁向南飞翔。海滨,指海边。这里的海滨,可能是诗人的故乡。
芳气袭衣巾,意谓清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门通水竹三丫路,坐对求羊一辈人。
水竹三丫路,形容门前的小路曲折蜿蜒,如同三个丫字。求羊一辈人,指与自己同辈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的热情。
首句“白雁南飞到海滨”,描绘了一幅大雁南飞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次句“吟边芳气袭衣巾”,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吟咏中感受到的芬芳气息。这两句诗通过白雁南飞、花香袭人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第三句“门通水竹三丫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家门口的小路。水竹三丫路,既写出了小路的曲折蜿蜒,又表现出了诗人对家乡道路的深情厚意。
末句“坐对求羊一辈人”,则是诗人与同辈人相聚的情景。求羊一辈人,指那些与诗人同辈的人。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同辈人的怀念,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白雁南飞、花香袭人、水竹三丫路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