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清砧响夜阑,征人不寐忆长安。
雾迷南国游魂泣,草没中原战骨寒。
直望明河临象阙,谁沾零露捧金盘。
十年关塞无家别,仗策犹悲行路难。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今西安)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下是对每一联诗句的逐句释义和分析:

  1. 月下清砧响夜阑,征人不寐忆长安。
  • 解释:月光下的砧声在夜深时分响起,征人因为无法入睡而怀念着遥远的长安城(即现在的西安市)。
  • 注释:砧声,古代用石制的捣衣工具发出的声响,常用于表达离别或思念之情。夜阑,深夜的意思。
  • 赏析:诗开篇就以夜晚的声音为背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同时也引出了下文的思念之情。
  1. 雾迷南国游魂泣,草没中原战骨寒。
  • 解释:南方国家的迷雾让人感到迷茫,仿佛有游子的魂魄在哭泣;中原大地上的草木都不见了,只剩下战场上残留的战士骨骼。
  • 注释:南国、中原,分别指代地理位置不同的两个区域。游魂、战骨,形容因思念而哀伤。
  • 赏析:这两句通过对比南北两地的景象,加深了诗人对故乡与国家命运的感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战争残酷的感慨。
  1. 直望明河临象阙,谁沾零露捧金盘。
  • 解释:诗人抬头望向明亮的银河,仿佛看到了皇宫(象阙即皇宫)的影子;然而自己却无法沾染那晶莹的露水,只能捧着金色的盘子。
  • 注释:明河,银河。象阙,古代皇帝所居宫殿的正门,此处借指皇宫。零露、金盘,象征美好但遥不可及的事物。
  • 赏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无奈。
  1. 十年关塞无家别,仗策犹悲行路难。
  • 解释:在过去的十年里,我离开了家乡,独自一人在边疆生活,没有家人在身边陪伴。虽然手持武器,但依然难以忍受旅途中的艰辛。
  • 注释:关塞,这里指边远的边疆地区。仗策,持剑的意思,此处比喻为持兵自卫或征战。
  • 赏析: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外孤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他为国家征战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家国的思念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带来的创伤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