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十日苦风雪,雾雨作寒才放晴。
千涧水从松杪落,半空云逐马头行。
居人向暖分茶树,啼鸟知春唤客名。
不惜看花兼问酒,东风归路布袍轻。
山中十昼夜的风雪,雾雨寒冷才放晴。
千涧水从松树梢头落下,半空中的云彩追逐着马头行。
居住的人们向暖处分茶、种树,啼鸟知道春天唤客人名。
我不惜观赏花朵,也询问喝酒,东风归路布袍轻。
【注释】:
⑴“十日”:十日。指山中的风雪。
⑵“雾雨作寒”:雾雨交加,令人感到寒冷。
⑶“千涧”:一千条涧谷。
⑷“松杪”:指松树的尖端,即松树的树梢。
⑸“逐”:追逐。
⑹“暖处”:暖和的地方。
⑺“茶树”:这里指种在山中或山上的一种茶树。
⑻“啼鸟”:指山中的各种鸟儿。
⑼“东风归路”:春回大地时的东风吹拂着回家的道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抒发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的小诗。
前二句写山居之苦。山中十日苦风雪,雾雨作寒才放晴。这两句写出了山居生活的艰苦,突出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厌恶。但诗人却把这种厌恶化作一种乐观的态度,他看到雾雨之后,才有了春天,才有了温暖,所以最后一句“惜看花兼问酒”,他不仅欣赏花儿的美丽,而且喜欢饮酒,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
后四句写山居生活的乐趣。千涧水从松杪落,半空云逐马头行。这两句写山居生活中的一个动人场面,千涧的水从松树的顶端落下,而半空中的云彩却追逐着马儿的头行。这里的千涧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溪水,而千涧的水从松树的顶端落下,又说明是早晨,因为太阳刚从东方升起时,阳光斜照在山峰上形成的光影效果,使人产生了错觉,以为千涧的水是从山顶流下,又因为山峰上雾气缭绕,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所以又给人造成了错觉。半空的云彩追逐着马儿的头行,是因为马儿正在疾驰,云彩跟随着它移动,形成了一种动感的美。
居人向暖分茶树,啼鸟知春唤客名。这两句写山居生活的另一种乐趣。山居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人们依然热情好客,他们向温暖的阳光下分茶树,邀请客人来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这里的“向暖”指的是阳光照耀,而“分茶树”则是说人们把茶树分成小块,方便大家享用。而啼叫的鸟叫声也提醒人们春天已经来到了,应该邀请客人来享受春天的美好时光。
惜看花兼问酒,东风归路布袍轻。最后一句写的是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他看到花开得那么美丽,忍不住要观看,而且一边看一边还要问一问他的朋友有没有喝酒,因为他发现春风已经吹拂到归家的路上了,所以他决定回家去喝杯美酒庆祝春天的到来。这里的“东风归路”指的是春风已经吹拂到他的归途上,因此他决定回家去喝杯美酒庆祝春天的到来。而这里的“布袍”是指诗人穿着的布制的衣服,因为诗人觉得春风已经吹拂到他的归途上,所以他觉得布袍变得轻松了,因此决定回家去喝杯美酒庆祝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