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悴其芳,凝霜一何白。
凫雁方南飞,翱翔振明月。
谁能弋此物,加餐可为悦。
念子谐宿欢,晤言两反侧。
一心抱衾裯,衣带缘以结。
斗酒怡亲爱,聊慰歧路别。
思驾双鸣驺,驰彼秦与越。
毋为守穷庐,悲欢年岁迫。
注释: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悴:凋零。芳:芳香。
凝霜一何白:凝结的霜像白色一样。
凫雁:大雁。南飞:向南飞翔。翱翔:展翅飞翔。振明月:照亮了明亮的月光。
弋(yì):射箭。加餐:增加饭食。可为悦:可以作为快乐的事。
念子:思念你。谐:和谐,指夫妻情意相合融洽。宿欢:长久以来的欢乐。
晤言:交谈。反侧:心烦意乱。心口不一。
一心抱衾裯(qīn zhōu):一心一意地抱着被子和被褥。衾(qīn)被;被褥。裯(chóu)帐子。
衣带缘以结:系在衣带上,使它们相连。
斗酒:一斗酒。怡亲爱:使亲人愉快。聊慰:略表安慰。歧路别:岔路口的分别。
思驾双鸣驺(zhòu):思念驾驭着两只骏马奔驰在道路上。鸣驺:骏马长叫的声音。
驰彼秦与越:驰骋于秦国与越国之间。秦、越:两个古国名,这里代指远方的旅途。
毋为守穷庐:不要因为贫穷而困守在破旧的茅庐里。守:看守,守候。穷庐:简陋的房子,也指贫困的生活。
悲欢年岁迫:悲伤和欢乐都是一年比一年紧迫。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朱隐君,即朱滔之子朱潜。朱滔曾拥兵割据,后降唐,封卢龙节度使。此诗当是朱滔去世之后,诗人送别他的儿媳朱夫人之作。全诗从送别的情景出发,抒写了对朱夫人深情厚意的怀念,以及离别的痛苦。
首联“庭树悴其芳,凝霜一何白”,写景入题,为下文送别的场景作铺垫。“庭树”两句的意思是:庭前的树木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香气,凝结的霜花洁白如玉,映照着皎洁的月亮,显得十分醒目。“悴”、“凝霜”等词语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使人感到寒气逼人。
颔联“凫雁方南飞,翱翔振明月”,写送别时的场景。此时正逢初秋时节,大雁正南飞去,而诗人却在北地送别朱夫人,这种南北相反的景象,更增添了别离的悲凉之情。“翱翔”二字则描绘出大雁振翅高飞的雄姿,给人以力量感,而“振”字则又给人以动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翅膀拍击空气的声音,感受到那种豪壮、激荡的气势。
颈联“谁能弋此物,加餐可为悦”,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人的眷恋之情。在这里,“弋(yì)”字是指射鸟的动作,但诗人却用来比喻挽留对方的意思,说:“谁能够射住这只鸟呢?只有它能够给人们带来乐趣。”这里的“弋”字,既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也表现了他对于离别的深深留恋之情。
尾联“念子谐宿欢,晤言两反侧”,则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感受。“念子”指的是思念对方,“谐”则是指和谐,“宿欢”则是指长久以来的欢乐时光。“晤言两反侧”则是指对话时心绪不宁,反复不定,这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于离别的不舍之情。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对于离别的痛苦感受,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即将离去的人的深深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