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毛寸枯,悠悠事空郭。
贼穴失中丞,束手万夫落。
江州锐莫当,行整监军托。
径道不涉闾,横身当百作。
清戎烱列眉,转运若行脚。
亲麾蒋义战,仓卒起懦弱。
驱驰空贼众,首功多刺斫。
饮马三岔河,汉壁淩山岳。
馘苗青宅溪,四顾挥铓锷。
竟以十旬心,黔楚皆参错。
雾雨先鸡兴,记牍沈宵柝。
葛君治蜀计,马援平蛮略。
兼之反掌馀,啸歌青油幕。
上下有藩城,既生曳亡魄。
可怜鬼国中,沙虫与猿鹤。
风影惯凭人,肉食转相攫。
反覆亦多端,馀生盈其壑。
睥睨日月光,纷纭算功爵。
国手夺猧儿,泾渭欲同浊。
公去互苍茫,公留何束缚。
古来安危身,岂以资庸恶。
幽谷鸣好音,天地翱翔若。
即看瘴霭消,差觉蛮烟薄。
稽首顺下风,拊髀还雀跃。
念伊失舟人,淹流靡崖泊。
虚致狂夫言,实忌瞑眩药。
【译文】
西南的毛寸已经枯黄,我悠悠地回到了空荡的城郭。贼寇的巢穴失守了,我军束手无策地面对众多的敌人。江州的军队锐气难当,行伍整齐的监军托起盾牌。径直穿越闾巷不经过,横身挡在前面是百夫长。清正勇猛如烈火,转运粮食如行走脚。亲率蒋义战,仓卒起来懦弱的人。驱驰于贼寇之间,首功大多是刺杀敌人。饮马三岔河,汉壁凌霄山岳。斩杀苗人青宅溪,四顾挥动刀斧。竟然用十旬时间,黔楚两地都错杂。雾雨先鸡而起,记事的牍文沉在宵柝中。葛公治理四川的计划,马援平蛮的策略。兼之反掌之余,啸歌青油幕。上有藩墙有藩城,既生曳亡魄。可怜在鬼国中,沙虫与猿鹤。风影惯凭人,肉食转相攫。反复也很多端,馀生盈其壑。睥睨日月光,纷纭算功爵。国手夺猧儿,泾渭欲同浊。公去苍茫处,公留何束缚?古来安危身,岂以资庸恶。幽谷鸣好音,天地翱翔若。即看瘴霭消,差觉蛮烟薄。稽首顺下风,拊髀还雀跃。念伊失舟人,淹流靡崖泊。虚致狂夫言,实忌瞑眩药。
【赏析】
《读陆观察黔行录述而成韵》,作者李商隐。此诗为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人民疾苦的一种反映。
首联“西南毛寸已枯”,“西南”指代黔中地区;“毛寸”是古代量词,形容很小;“已枯”,指黔中地区连年干旱,庄稼干枯,民不聊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黔中地区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颔联“盗贼窟穴失中丞,束手万夫落”。这里的“盗贼”指当时的安史叛军,“窟穴”指他们的巢穴;“中丞”指御史中丞,朝廷派往地方监察的官员;“万夫落”则是指他们势力强大,无人能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安史叛军的痛恨和担忧。
颈联“江州锐莫当,行整监军托”。“江州”泛指南方地区,“锐莫当”指南方的地势险要;“行整”是军队的一种编制方式,“监军托”则是说军队的指挥权掌握在监军手中。这一句描绘了南国地势险要、军队指挥权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情况。
尾联“清戎烱列眉,转运若行脚。”这里的“清戎”“烱”、“运”、“步”都是动词,分别表示清理、照耀、行走的意思;“列眉”则指眉毛上扬的样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军事形势的看法,认为国家应该加强军事力量,清理内部矛盾,才能应对外患。
全诗通过描绘黔中地区百姓生活困苦、盗贼猖獗、军队指挥权掌握在他人手中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黑暗、民生凋敝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同时,诗歌也体现了诗人关心民生、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