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构茅堂就竹西,渭川千亩共襟期。
清风扫榻秋来早,苍雪团阴月到迟。
插棘每遮东面笋,脱巾还挂北边枝。
寻君记得曾留宿,日出三竿尚不知。

新构茅堂就竹西,渭川千亩共襟期。

清风扫榻秋来早,苍雪团阴月到迟。

插棘每遮东面笋,脱巾还挂北边枝。

寻君记得曾留宿,日出三竿尚不知。

接下来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注释

  1. 新构茅堂:建造了茅草覆盖的新房屋。

  2. 就竹西:靠近竹林的西侧。

  3. 渭川:指渭河之畔。

  4. 襟期:共同的愿望和期待。

  5. 清风:凉爽的风。

  6. 苍雪:指天空中洁白的云朵。

  7. 团阴:聚集的阴影。

  8. :一种植物,常用于围栏或篱笆。

  9. 脱巾:摘下头巾的意思。

  10. 三竿:日出时太阳的高度,常用来比喻时间。

    译文

    新搭建的茅草屋紧靠竹林的西边,渭河之畔上千亩土地共同期待着我们的愿望。清爽的秋风在秋天早早拂过,白色的云朵如同团团的阴影遮挡着月光。时常挡着东面的嫩笋,有时挂在北边的树枝。寻找你记得我曾经留下过住宿的地方,但直到天明我还没有醒来。

赏析

陈颢的《竹西草堂为曹汝器赋》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与友情的诗。诗中的“新构茅堂”和“渭川千亩”展示了作者对于环境的精心选择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使用“清风”、“苍雪”、“团阴”等词汇,诗人细腻地捕捉到了秋天的细微变化和自然界的美。特别是“清风扫榻”和“苍雪团阴”这样的句子,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深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重视。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惜,是这首诗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它能跨越历史长河、感动无数读者的重要原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