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踪怀慕久,偶为看山来。
未老先扶杖,乘闲且举杯。
草深驯虎洞,云暗雨花台。
令尹文章伯,新诗取次裁。

【注释】

  1. 《古诗十九首》之一
  2. 吴大尹:指吴汉,字子颜,东汉末年人,曾任大中大夫。
  3. “仙踪”,即仙人的遗迹。
  4. “未老”句:谓虽不老却已衰老。意谓虽已衰老而仍想扶杖出游。
  5. 令尹:春秋时楚国官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掌军国大事,故此处借指吴大尹。
  6. 文伯:指吴汉,因他善作文章,故称文伯。
  7. “新诗”句:谓新诗随意裁制。
    【赏析】
    这是一首酬唱诗。唐初诗人多有与帝王交游之习,所以这类作品颇常见。《陪吴大尹游罗浮伏虎岩》是作者与吴大尹同游罗浮山时所作的赠答之作。
    第一首写景。“仙踪怀慕久,偶为看山来。”首二句,点明自己与大尹同游的原因是为了欣赏那“仙踪”胜地。“仙踪”二字,既表明了此地是神仙出没的地方,也是对大尹官职的一种比喻,意思是说这里的风景美如仙境,足以令人向往。“偶为看山来”一句,表明这次同行是偶然的,因为自己本来就喜欢游览山水,所以才会与大尹一同来到此地。“未老先扶杖,乘闲且举杯。草深驯虎洞,云暗雨花台。”这四句话进一步描绘了罗浮山的美景。“未老先扶杖”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大尹的敬意。因为他年纪尚轻,却已经担任高官,所以在这里特意扶杖以示谦卑。“乘闲且举杯”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在游玩时的惬意心情。他趁着闲暇时光,举杯畅饮,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草深驯虎洞,云暗雨花台。”两句,是对罗浮山景色的具体描绘。其中“草深驯虎洞”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老虎洞周围密布的草木,使得老虎洞显得更为隐蔽和神秘。“云暗雨花台”一句,则生动地描绘了雨后云雾缭绕的景象,使得花台显得更加迷人。通过这四句话,读者可以感受到罗浮山下虎门、龙潭的壮丽景色以及山间虎穴、云海等奇特之处。
    第二首写酬答。“令尹文章伯,新诗取次裁。”这句是直接回应上文所提及的大尹的身份。由于大尹擅长文章,所以作者在此次游览中特别欣赏他的诗作。而当两人相会时,作者便趁机以自己的诗作为酬谢。“新诗取次裁”中的“取次”二字,既表明了诗歌创作过程中的随意性,也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和随性。同时,这句话也是对前文“偶为看山来”的一种回应,表示自己并不是刻意前来拜访吴大尹,而是偶然来到这里欣赏风景。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和对大尹身份的称赞,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泊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自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