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馆中秋夜,青天片月来。
彤弓弦未彀,宝镜匣初开。
疏影穿帘幕,清光落酒杯。
坐深忘却倦,一任漏频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十五夜山亭玩月》。全诗共八句,依次为:

华馆中秋夜,青天片月来。
彤弓弦未彀,宝镜匣初开。
疏影穿帘幕,清光落酒杯。
坐深忘却倦,一任漏频催。

诗句释义:

  1. 华馆中秋夜 - 指的是在华丽的大厅中,在中秋这个节日里观赏月亮。
  2. 青天片月来 - 天空中只有一片月亮,说明是夜晚,月光皎洁。
  3. 彤弓弦未彀 - 形容琴瑟乐器的弓弦尚未完全张开,暗示着音乐还未开始演奏,氛围略显安静。
  4. 宝镜匣初开 - 比喻明亮的月亮如同打开的宝物般珍贵而美丽。
  5. 疏影穿帘幕 - 月光穿透了帘幕,营造出一种朦胧又神秘的氛围。
  6. 清光落酒杯 - 月光洒在酒杯上,让人感觉清爽宜人。
  7. 坐深忘却倦 - 由于沉浸在月光和音乐之中,人们忘记了疲倦。
  8. 一任漏频催 - 任由时间流逝,不加以控制,表现出对这种美景深深的留恋。

译文:
在华丽的大厅中秋夜赏月,只见那青天之上仅有一轮明月。琴弓弦儿还未曾完全展开,宝镜匣子也刚刚打开。月光穿过帘幕,照在酒杯上,清凉而明亮。沉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人们忘记了疲倦,任由时光匆匆流逝。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十五之夜山亭赏月的场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中的“华馆中秋夜”,“青天片月来”等词语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中秋夜景,月亮高挂,与天空中的云朵交相辉映。接着“彤弓弦未彀”与“宝镜匣初开”两联形成了对比,前者表现了音乐的静谧,后者则突出了月亮的璀璨。最后两句“疏影穿帘幕”,“清光落酒杯”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如梦似幻的境界,让人感受到月光的柔和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与珍惜。整首诗不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