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筠最深处,一室喜萧然。
宝剑闲藏匣,瑶琴惯上弦。
鹿惊烧汞火,鹤避煮茶烟。
盛有山林趣,宁知处市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萧然室》。下面是逐句释义:
松筠最深处,一室喜萧然。
- “松筠”指的是松树和竹子,这两种植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坚贞和高洁的品质。在这里,“松筠最深处”意味着诗中的主人公找到了一个与世隔绝、宁静简朴的居所,这个住所就像松竹一样深藏不露。
- “一室喜萧然”则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这种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喜悦。这里的“萧然”可以理解为清静、幽雅,也可以理解为简朴、无欲。总之,这是一个充满宁静和满足感的居所。
宝剑闲藏匣,瑶琴惯上弦。
- 这里描述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仍然保持着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没有过多的奢望和追求。他把珍贵的宝剑藏在匣子里,而把常用的瑶琴放在身边,随时准备弹奏。这里的“闲藏匣”意味着他对权力和地位的淡泊态度,而“惯上弦”则表达了他对音乐的喜爱和投入。
鹿惊烧汞火,鹤避煮茶烟。
-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方式。他喜欢在夜晚点燃蜡烛,照亮自己的书房。这时,一只鹿可能会被火光吓到逃跑,一只鹤可能会被煮茶时的烟雾熏走。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生活的平静和宁静。
盛有山林趣,宁知处市廛。
- 最后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虽然主人公生活在繁华的都城中,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对自然和山林的热爱。他珍视这种生活情趣,并不觉得身处市廛(城市)是一种负担。这里的“山林趣”指的是自然的美景和乐趣,而“处市廛”则是指身处繁华的城市之中。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珍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隐居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方式的执着追求。诗中的“萧然”一词多次出现,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同时,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此外,诗句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