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小蓬莱,天然图画开。
路从花影过,人自柳阴来。
洞古藏烟水,碑残蚀雨苔。
白头陈道士,留客意徘徊。

【解析】

此诗为写景抒怀,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城外小蓬莱,天然图画开”:城外是蓬莱仙境(即仙山),天然画出的一幅图画。这里用“画”字,写出了水帘洞的神奇美丽;“天然”二字,又写出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颔联“路从花影过,人自柳阴来”:诗人由水帘洞外的自然美景,引出了水帘洞内的情景描写。水帘洞外有一片花海,路穿过花丛而过;洞口处生长着茂密的柳树,人走在树荫下进入洞中来。

颈联“洞古藏烟水,碑残蚀雨苔”:水帘洞历史悠久,传说中洞中藏着古代仙人留下的遗迹;洞口处石壁上有一块碑刻,被岁月风雨侵蚀,只留下模糊不清的斑痕。

尾联“白头陈道士,留客意徘徊”:水帘洞中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的道长,他热情地招待客人,让客人在洞中流连忘返。

全诗通过对水帘洞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追求高洁品质的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

城外有如蓬莱仙境的水帘洞,真是天然造就的一幅山水画。

路上经过的是花影,人是从柳荫走来的。

水帘洞古旧,藏着古人的遗迹;洞口石壁上还有一残碑。

水帘洞里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的道长,他热情地招待客人,让客人在洞中流连忘返。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在游览水帘洞时写下的一首七绝。前四句描写水帘洞的景色。首句以蓬莱作比,说明水帘洞的神奇和美丽;次句点明地点,交代出诗人置身其中;第三句写水帘洞外的自然景观,突出其秀丽多姿之美;第四句写水帘洞内的环境与氛围。后四句则描写水帘洞的历史文化。首句点明时间,交代出诗人所处时代;次句写水帘洞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突出其古老悠久之美;第三句写洞穴内的人文景观,突出其神秘莫测之美;末句写水帘洞中的文化氛围与历史底蕴,突出其文化沉淀之美。全诗通过描写水帘洞的景色、历史文化,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