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卿远使单于国,一牧羝羊十九秋。
塞上草生春屡过,泽中冰泮水交流。
龙沙别去劳清梦,汉节持归已白头。
太史论功真不愧,当时何必计封侯。

诗句:子卿远使单于国,一牧羝羊十九秋。

注释与赏析:

  • 关键词解析
  1. 苏武: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时期著名大臣和历史学家,以持节出使匈奴而闻名。
  2. 单于国:古代匈奴的首领被称为“单于”,因此,“单于国”指的是匈奴的领地。
  3. 羝羊:指公羊,因为其角形似狼牙而得名。
  4. 十九秋:表示时间长达九年。
  • 诗意解读
    这首诗描绘了苏武在单于国中放牧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匈奴的抗争精神。诗中“一牧羝羊十九秋”展现了苏武在恶劣环境中坚持十九年的决心和毅力。

  • 译文展示
    子卿远赴单于国,长年牧羊十九载春秋。
    草原上的春草已多次过冬,泽中的冰水也已融化流淌。
    龙沙之地离别后,梦中常萦绕清愁;汉节归来时,已是白发苍苍。
    太史赞誉功业非凡,当年何必计求封侯。

  • 赏析阐述
    《苏武牧羝图》不仅是一幅画,更是诗人对历史人物苏武的赞颂。通过这幅画,诗人表达了对苏武坚韧不拔、忠贞不渝的民族精神和高尚情操的赞美。同时,通过对李陵的描写,反衬出苏武的高风亮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