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同日沐恩光,路入南交万里长。
藩阃总超唐节镇,图经原载汉封疆。
槟榔树老屯云盛,荔子花开带雨香。
远近争看骢马至,愿敷德化遍炎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表达了对友人赵纯、沈福两位御史赴交趾(今越南中部)巡视的祝贺之情。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绣衣同日沐恩光,路入南交万里长。
- “绣衣”指的是朝廷官员所穿的衣服,这里特指赵纯和沈福这两位御史。
- “沐恩光”表示接受皇恩浩荡,受到朝廷的赏识和荣耀。
- “路入南交万里长”意味着他们踏上了前往遥远交趾的路程,路途漫长且充满未知。
- 藩阃总超唐节镇,图经原载汉封疆。
- “藩阃”是指边疆的将领或者地方长官。
- “超唐节镇”表示赵纯和沈福的职位或使命超越了唐朝时期的节度使或地方官的职务。
- “图经”是指地理志或者地图,“原载汉封疆”则说明他们的任务是沿着古丝绸之路,按照汉代的版图进行巡视。
- 槟榔树老屯云盛,荔子花开带雨香。
- “槟榔树老”指的是槟榔树已经成熟,象征着丰收和繁荣。
- “屯云盛”可能是指云雾缭绕的景象,或者是当地特产槟榔树茂盛的情况。
- “荔子花开带雨香”描述的是荔枝花盛开时的情景,带有雨水的香气,形容景色宜人。
- 远近争看骢马至,愿敷德化遍炎方。
- “骢马”是一种马,这里可能是指使者所骑的马,或者是使者本人骑着骢马而来。
- “争看”表明人们对使者的到来充满期待和好奇。
- “愿敷德化遍炎方”意味着希望他们能够传播朝廷的恩泽,使远方的地方也能感受到朝廷的关怀和治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赵纯、沈福两位御史赴交趾巡视的描述,传达了对他们即将开展的工作的美好祝愿。诗中充满了对边疆地区繁荣和安宁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朋友的关心和支持。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诗歌展现了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