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鬼斧凿嶙峋,函谷之名天下闻。
望气一时知老子,闻鸡半夜走田文。
崖经宿雨石将堕,尘暗西风路莫分。
今日车书归大统,不劳鱼钥守三军。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的诗作常常充满了对世事的感怀,同时也透露着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
诗句释义及译文:
- 谁将鬼斧凿嶙峋,函谷之名天下闻 - “谁”指的是谁人,“鬼斧”形容其凿山之工巧,“嶙峋”则形容山石参差不齐的样子,“函谷”是地名,指函谷关。函谷关因其险峻而闻名于世,此处用“谁”字引出,表明这种名胜并非偶然,而是人力所为。
- 望气一时知老子,闻鸡半夜走田文 - “望气”是一种古代的占星术,通过观察云气的形状来预测吉凶,“老子”指的是老子(李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此处借指函谷关的壮丽。而“闻鸡半夜走田文”则是指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此处借指函谷关的繁忙与繁荣。
- 崖经宿雨石将堕,尘暗西风路莫分 - “崖经宿雨”指的是山崖在长时间的雨水冲刷下,“石将堕”形容山石因风雨而变得不稳定。“西风”则是指来自西方的风,“路莫分”形容道路在风雨中已经难以辨认。
- 今日车书归大统,不劳鱼钥守三军 - “车书归大统”指的是国家统一,“鱼钥”是指钥匙,“守三军”则是指防守三军,此处表达的是不需要过多的守卫和防备。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函谷关的壮观与历史地位。第一句“谁将鬼斧凿嶙峋,函谷之名天下闻”,通过对函谷关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的描述,展现了它的雄伟和神秘。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比老子和苏秦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函谷关的重要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统一的期待和对于军事防御的轻视。整首诗既具有画面感,又蕴含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