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归骑出皇州,衣锦还乡道路修。
华岳云开仙掌见,黄河冰结水纹收。
明廷赐诰恩荣重,先陇焚黄礼数优。
当宁只今思致治,家山虽好莫迟留。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是基础题,也是重点题。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相关诗句的含义。

“翩翩归骑出皇州,衣锦还乡道路修。”意思是:李员外骑着高头大马归来了,他穿着一身官服,一路上风光无限。“翩翩”形容马匹的雄健矫健;“皇州”指皇帝统治下的州郡,这里暗指京城长安;“衣锦”指穿锦绣的衣服,这里指做官。此句点明送别对象的身份和归途,为下文写景作铺垫。

“华岳云开仙掌见,黄河冰结水纹收”。这两句描绘李员外还乡途中的美景:华山的云开了,仙人掌露出来了,而黄河上的冰块也融化了,河面波纹荡漾。“华岳”指华山,华山以奇峰、险道、秀水著称,山上有“五老”、“莲花”“朝阳”、“玉女”等名胜古迹。“云开”即指云开日出,这里指天气转晴。“仙掌”指华山上著名的“仙人掌”,相传是汉武帝时仙人所植,故又名“汉武帝掌”。“水纹收”指河水解冻,波纹荡漾。这两句写出了山清水秀、物华天宝的美丽景色。

“明廷赐诰恩荣重,先陇焚黄礼数优。”“明廷”指朝廷,“赐诰”指皇上下诏书任命某人为官。“恩荣重”,指官职高贵,荣耀无比。“先陇”是地名,在甘肃南部。“焚黄”指官员去祭祖或祭祀天地,用黄纸书写祭文,烧掉它以示诚敬。“礼数”指礼仪制度。这两句写出了李员外在朝中受宠,被朝廷委以重任。

“当宁只今思致治,家山虽好莫迟留。”“当宁”指皇帝,“致治”指治理国家。“家山虽好”指家乡虽然风景如画,但人却不能滞留不去。此句写出诗人劝李员外不要留恋家乡,要早日到京城为国家效力。

【答案】

①翩翩(形容马匹的雄壮健壮)归骑出皇州。②衣锦(穿官服,比喻地位显贵)还乡道路修。③华岳(华山)云开仙掌见,黄河冰结水纹收。④明廷(朝廷)赐诰(诏书)恩荣重,先陇(地名)焚黄(祭祖)礼数优。⑤当宁(皇帝)只今思致治,家山(家乡)虽好莫迟留。(译文)

这首诗描写了李员外还乡的经过,诗中通过描绘李员外回家途中看到的美景,表现了朝廷对他的厚待,表达了诗人劝李员外不要留恋家乡,要早日到京城为国家效力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李员外刚得重用。诗中写李员外的归来,首先从他骑马归来开始着墨。“翩翩归骑出皇州”,一个“翩翩”字突出了骏马的神采奕奕,一个“出”字则写出了李员外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衣锦还乡道路修”一句写李员外衣锦荣归,一路风光无限。“衣锦”指的是身穿华丽的衣服,这是对李员外在朝中受宠的一个暗示。“还乡”表明他即将返回自己的故乡。“道路修”则暗示了他回家的路程之长,以及路途中的种种风光。

接下来两句,则是对李员外还乡途中所见景色的具体描绘:“华岳云开仙掌见,黄河冰解水纹收。”这两句诗将李员外归乡的情景写得生动而具体。“华岳”指华山,华山以奇峰、险道、秀水著称,山上有“五老”、“莲花”“朝阳”“玉女”等名胜古迹。“仙人掌”是华山上著名的景点,相传是汉武帝时仙人所植,故又名“汉武帝掌”。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想象和联想的手法,将华山与李员外联系起来,让读者仿佛看到了李员外骑着高头大马,昂首阔步地走在华山脚下的场景。而“仙掌”的出现,更是让整个画面充满了神奇色彩。

“华岳云开”四字,既点明了时间,又将李员外归乡的行程引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时,华山的云雾渐渐散去,露出了山顶的真面目。而“仙掌”也因此而变得更加显眼,仿佛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黄河冰解水纹收”则让人感到一股清凉之感。此时,黄河两岸已不再有冰雪覆盖,河水潺潺流淌,泛起层层涟漪。

在这美好的景色中,诗人还特别提到了两位重要的人物。“明廷”指的是朝廷,“赐诰”则意味着皇上下诏书任命某人为官。这些词语不仅说明了李员外受到的恩宠,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朝廷对他的重视和信任。而“先陇”则是一处地名,位于甘肃南部。“焚黄”则是一种祭祀仪式,通常用于向祖先或天地神祇表达敬意。在这里,它似乎也成为了李员外的一种特殊身份的象征。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当宁只今思致治,家山虽好莫迟留。”这里的“当宁”指的是皇帝,而“致治”则是指治理国家。这两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李员外的劝说之意。诗人希望他能够抓住机会,尽快回到京城为国家效力,而不是留恋家乡、耽误时机。同时,他也提醒李员外要珍惜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

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情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受宠又忠诚的官员形象。同时,它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