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皇建有极,万邦悉来臣。
海宇久宁谧,和气盎犹春。
如何此胡孽,梗化肆凶嚚。
侵轶我亭障,虏掠我边民。
烽火照原野,羽书达枫宸。
天威赫然怒,亲征勒六军。
小臣专督运,黾勉效忠勤。
粮车若流水,载道声辚辚。
翘首望前旌,銮舆拥祥云。
桓桓大将军,感激思报恩。
帐下万貔虎,胜气薄苍旻。
喜凭国威灵,誓清胡虏尘。
行听奏奇捷,声光迈前闻。
【注释】
发都城:指朝廷发布征讨令。
建有极:建立极盛的王朝。
万邦悉来臣:四方各国全都来朝拜称臣。
海宇:四海,天下。
宁谧:安定和顺。
盎犹春:如同春天般温暖。
胡孽:胡人叛逆。
梗化:作梗,不顺服。
肆凶嚚:肆行凶残暴虐。
侵轶:侵犯,超越。
虏掠:抢掠。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烟为号。
枫宸:皇帝所住之处,此处代指朝廷。
天威:皇天的威力。
赫然怒:怒气冲冲地斥责。
亲征:亲自率兵出征。
勒六军:指挥六军,即统帅全军。
小臣:谦辞,指作者自己。
督运:监督运输粮草之事。
黾勉:勤勉努力。
粮车若流水:粮车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载道声辚辚:装载粮食的车马声如隆隆的雷声。
翘首:伸长脖子盼望。
前旌:前面飘扬的旗帜。
桓桓大将军:雄壮威严的大将军。
帐下:军队中。
貔虎: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勇猛善战的士兵。
胜气:昂扬的斗志。
国威灵:国家的强大力量保佑护佑。
誓清:发誓要清除。
奇捷:奇特的捷报。
迈前闻:传至前方听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当时,安史叛乱已被平定,但吐蕃乘虚进犯,又起战争,杜甫写此诗表达对朝廷的期望、对将士的勉励,同时也表现了个人的情感。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强烈的爱国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