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妇邹氏女,红颜盛芳年。
良人隶戎籍,荷戈去防边。
兵尘方澒洞,杀气亘中天。
仓皇失所依,已不望生全。
一朝竟遭掠,剑戟罗满前。
宁死不受污,遇害归黄泉。
白璧虽无瑕,鸾镜岂复圆。
至今坟上木,清风犹凛然。
我为纪贞烈,留待太史编。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烈妇的诗,通过对邹氏女生活的描写和对她遭遇的同情,表达了对贞烈之士的崇敬之情。
诗句解析:
- 美邹烈妇 - 开始时直接点名了被哀悼的女性,她的名字是“邹氏女”。这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人物形象和背景环境。
- 史妇邹氏女,红颜盛芳年 - 这里的“史妇”指的就是邹氏女,而“红颜盛芳年”则形容她的年轻和美丽。
- 良人隶戎籍,荷戈去防边 - “良人”指的是丈夫,而“隶戎籍”意味着他的职业或任务,即戍边。“荷戈去防边”描述了他即将离开家乡,前往边境服役的情景。
- 兵尘方澒洞,杀气亘中天 - “兵尘”指的是战场上尘土飞扬的景象,“杀气亘中天”描绘了战场的紧张和危险的气氛。
- 仓皇失所依,已不望生全 - 在这里,“仓皇失所依”反映了邹氏女在丈夫离家后感到无助和害怕的情感。“已不望生全”表达了她对丈夫安全归来的期望落空。
- 一朝竟遭掠,剑戟罗满前 - 这里描述了邹氏女突然遭受袭击的情况,“遭掠”意味着她不幸被敌人俘虏。“剑戟罗满前”描绘了她被敌人围困的局面。
- 宁死不受污,遇害归黄泉 - 邹氏女宁死也不屈服于敌人的威逼利诱,最终因抵抗而遭到杀害。“遇害归黄泉”表明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 白璧虽无瑕,鸾镜岂复圆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理,即使有完美无瑕的东西,也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失去它的价值或完整性。这里的“白璧”和“鸾镜”象征着美好和完整,但也可能受到玷污。
- 至今坟上木,清风犹凛然 - 尽管邹氏女已经去世很久,但她的墓碑上的树木依然挺拔,象征着她的精神和品质仍然被人们所敬仰。
- 我为纪贞烈,留待太史编 -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邹氏女的纪念和她贞烈精神的认可,希望后人能够记录下她的故事,传承这种精神。
关键词注释:
- 邹氏女:历史人物,历史上著名的女性英雄。
- 红颜盛芳年:年轻的容颜和美丽的年华。
- 良人:丈夫。
- 隶戎籍:参军、从军。
- 兵尘方澒洞:战争的尘埃弥漫,形容战场的混乱。
- 杀气亘中天:战场上的杀气直冲云霄。
- 仓皇失所依:在困境中惊慌失措。
- 剑戟罗满前:被敌人的兵器包围。
- 宁死不受污:宁愿死亡也不愿屈服于邪恶。
- 遇害归黄泉:英勇牺牲,归于尘土。
- 白璧虽无瑕:比喻完美无暇的事物也可能因瑕疵而失去价值。
- 清风犹凛然:风虽然清冷却依旧强劲,象征坚韧不屈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邹氏女的生活和她英勇牺牲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贞烈之士的崇敬和怀念。诗中的邹氏女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精神和个人品格的象征。她的勇敢和牺牲精神激励着后人,成为值得歌颂的典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