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儿搆难陷两京,乘舆西幸九庙惊。
河东二十四列郡,曾无一人如杲卿。
汾阳淮南信英杰,义旗指挥僭伪平。
东宫即位在灵武,乾坤再造海宇清。
二圣重欢意方洽,两宫流言吁忍听。
元子文章严且简,太师笔势纵复横。
我时泊舟断崖下,寻读石刻半灭明。
摩挲不尽千古意,东风吹雨天冥冥。

【注释】

过浯溪:经过浯溪。磨崖碑:指唐玄宗时在山西临汾县浯溪上刻的《大唐天宝圣文神功碑》。

禄儿:指安禄山。搆难:发动叛乱。

乘舆:皇帝的车驾。西幸:到西边去。九庙:帝王的宗庙。

河东:今山西永济、运城一带地区,包括太原、平阳(今山西介休)等地。曾无一人如杲卿(王思礼):没有人能比得上王思礼。杲卿是唐朝朔方节度使,以忠烈闻名。

汾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东北。淮南:今安徽凤台。信英杰:确实称得上是英雄豪杰。义旗:指安史之乱中李亨等所建的政权,即后人所熟知的唐肃宗政权。指挥:指李光弼。僭伪:自称为皇帝。

东宫:指太子李亨。即位:登基做皇帝。在灵武:在今天陕西灵武一带。灵武是安禄山反叛时的大本营。乾坤再造:天地之间重新获得安宁。海宇清:四海之内一片清明。

二圣重欢:唐肃宗和唐玄宗再度和好。意方洽:心情十分愉快。流言:谣言。吁:发语词。

元子:指李亨。文章:文学才能。严且简:严谨而又简单。太师:指郭子仪。笔势:书法笔势。纵复横:纵横交错。

我时:此时。泊舟:停船。断崖下:在断崖下的水里。石刻:摩崖石刻。半灭明:半隐半现。

摩挲:抚摸石头。千古意:千年以来的含义。

天冥冥:天色阴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于乾元元年(758年)冬至二年(759年)春,由华州回鄜州途中所作,是杜甫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为一组,每组的第一句都是“过”字领起,这是律诗的格式特点。第一联点出过浯溪的原因,第二联写自己的心情,第三联描写河朔诸郡的情况,第四联写自己的感想,最后两句抒发感慨。

首联“禄儿搆难陷两京,乘舆西幸九庙惊”,意思是说,禄儿发动叛乱,使长安(今西安)洛阳陷落。皇帝只好仓皇西逃,使皇家宗庙震惊。

颔联“河东二十四列郡,曾无一人如杲卿”,“汾阳淮南信英杰”,意思是说,河朔地区有二十四个州郡,但没有一个像王思礼那样的忠勇之士。又说,淮南王李瞡确实称得上是英雄豪杰,他率领军队打败了叛军。

颈联“义旗指挥僭伪平”,“东宫即位在灵武”,意思是说,义军统帅李光弼平定了叛乱,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

尾联“二圣重欢意方洽,两宫流言吁忍听”,“元子文章严且简,太师笔势纵复横”,意思是说,唐肃宗和唐玄宗再度和好心情十分愉快,可是两宫之中却有人散布谣言,令人不忍听信。又说,郭子仪的文章严谨简洁,郭子仪的书法笔势纵横交错。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唐肃宗和唐玄宗再度和好的欣慰之情,也流露出自己对当时社会动乱局势的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