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山高,高刺天,危峰崄磴愁攀缘。
仰看高崖覆石穴,穴口至今存破船。
想初山前潴巨浸,水退之后成原田。
崖边石痕乃牵路,沧桑之说诚非传。
市廛遗迹已难觅,积沙淤没经千年。
道傍残碑宛犹在,汉隶剥落苔痕藓。
兹山雄特孰与肩,北通朔漠邻燕然。
后人于此列亭障,往往树栅当其巅。
只今圣化大无外,胡羯远遁无腥膻。
山头烽堠高且坚,此日永不生狼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郎山: 郎山,位于今陕西省汉阴县境内。
  2. : 指郎山峰峦叠嶂,直插云霄。
  3. 剌天: 形容郎山上的山峰非常高,几乎触碰到天空。
  4. 危峰崄磴: 险峻的山峰和陡峭的山路,形容郎山地形险峻。
  5. 愁攀缘: 形容攀登郎山时的心情,非常艰难且充满忧愁。
  6. 高崖覆石穴: 指郎山高耸入云,山顶上有岩石洞穴。
  7. 穴口至今存破船: 虽然时间已经很久了,但仍可以看到洞穴口边有破旧的船只残留。
  8. 想初山前潴巨浸: 指当初郎山周围有很多积水,形成一片湖泊或沼泽地。
  9. 水退之后成原田: 随着水退去,原先的湖泊变成了农田。
  10. 崖边石痕乃牵路: 指崖壁上的石痕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通往山中的道路。
  11. 沧桑之说诚非传: 关于历史的变迁和沧桑变化的说法,可能并不可信。这里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质疑或怀疑。
  12. 市廛遗迹已难觅: 昔日繁华的市场和街道遗迹现在很难找到。
  13. 积沙淤没经千年: 由于长时间的沙尘积累,原本的土地已被沙埋过了千年。
  14. 道傍残碑宛犹在: 道路旁边仍有残破的碑文,虽然已经风化但依然可见。
  15. 汉隶剥落苔痕藓: 汉代的隶书文字已经被侵蚀掉,留下了苔藓的痕迹。
  16. 兹山雄特孰与肩: 这座山雄伟壮丽,没有人能够与之相比肩。
  17. 北通朔漠邻燕然: 向北可以通向沙漠,靠近燕然山。
  18. 后人于此列亭障: 后来的人在这里建立了堡垒和防御工事。
  19. 往往树栅当其巅: 常常在山顶上设立栅栏作为防御。
  20. 只今圣化大无外: 现在国家的治理范围广大无边。
  21. 胡羯远遁无腥膻: 北方的民族胡人和羯人远离中原,不再带来腥膻之气。
  22. 山头烽堠高且坚: 山顶上的烽火台坚固而且高大。
  23. 此日永不生狼烟: 这样的日子不会再有战争和硝烟。

这首诗描绘了郎山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唐代社会政治局势的变化,以及对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全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