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梗后草初肥,开遍桃花始见飞。
异国有巢终是客,故乡无主亦思归。
谁怜烟雨身空瘦,应悔呢喃舌已非。
一自朱楼人薄幸,几回春梦断乌衣。
燕
关河梗后草初肥,开遍桃花始见飞。
异国有巢终是客,故乡无主亦思归。
谁怜烟雨身空瘦,应悔呢喃舌已非。
一自朱楼人薄幸,几回春梦断乌衣。
注释与解析
- 关河梗后草初肥:关河被阻塞之后(喻指战争或阻隔),春天的草开始变绿,遍地开花。这一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来象征和平或恢复的景象。
- 开遍桃花始见飞:当花朵遍布整个地区时,才看到燕子飞舞的景象。这表达了一种等待和盼望的心情,希望春天的到来能带来生机和活力。
- 异国有巢终是客:在异国他乡(如战争或流离失所的地方)建立的家只是暂时的,最终还是一位过客。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异乡生活的无奈和漂泊感。
- 故乡无主亦思归:即使故乡的主人不在(可能指战乱或亲人不在),自己也会思念回家。这句表达了无论身处何地,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 谁怜烟雨身空瘦:谁能同情我因思乡而日渐消瘦的身体?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深深的乡愁。
- 应悔呢喃舌已非:应该后悔当初说话轻率、不加思索,如今舌头已经改变,不再像以前那样。这可能隐喻了诗人对过去行为的后悔,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一自朱楼人薄幸:自从那个朱红色的楼阁中的人不守信用以来,我已经多次梦见自己在梦里哭泣。这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失望和对其不忠行为的痛苦记忆。
- 几回春梦断乌衣:多少次春梦中都梦到断桥边的乌衣巷,醒来却已是满眼落花。这句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失落的感觉。
赏析与背景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幅充满哀愁的画面。首两句“关河梗后草初肥,开遍桃花始见飞”,勾勒出了一幅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然而,第三句“异国有巢终是客”,突然转折,揭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并非理想之地,而是充满了流亡和不确定的生活状态。这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故乡无主亦思归”,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依恋。最后两句“谁怜烟雨身空瘦,应悔呢喃舌已非”则深刻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烟雨”既指自然环境的凄凉,也暗指诗人自身的孤独和忧郁。同时,“呢喃舌已非”暗示了诗人对自己过去的反思,表达了一种悔恨的情绪。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在动荡时期的生活体验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对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共同遭遇的一种艺术概括和情感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