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齐西鄙,纵观聊摄城。
城中有暮磷,云是燕将灵。
念既与燕隙,终不就齐廷。
风为增慨叹,日为照幽诚。
一矢激两端,三军帅自倾。
谁能出此策,高士鲁先生。

【注解】

梁甫:古地名,这里指梁国。

齐:古国名,在今山东临淄一带。

西鄙:边远之地。

摄城:守卫城池。

燕将灵:燕国的将军。

念:想。

燕、齐:指战国时燕、齐两大国。

风为增慨叹:风起而感慨叹息。

日为照幽诚:日照而照见内心的诚意。

一矢激两端:射中双方,使两方都受伤害。比喻用武力挑拨离间两国关系。

高士鲁先生:指鲁国的先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假托梁甫吟,以讽喻当时政治形势。此诗首二句写齐地形势,次二句写燕军情况,中间八句写齐军对燕军的戒备,最后六句写齐军内部矛盾,以及鲁国人的对策。全诗通过对比,揭示了战争的实质。

“驱马齐西鄙,纵观聊摄城。”齐地西鄙之地,是齐军所驻。齐军在西鄙地区,可以纵览周围形势,观察敌情。“城中有暮磷,云是燕将灵。”城中有磷火出现,这是天象,但诗人却认为是燕将灵光的显现,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因为磷火和灵光都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现象,与人的军事行动无关。这里的“暮磷”可能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念既与燕隙,终不就齐廷。”既然已经与燕国产生了矛盾,那么就应该避免与齐国结盟,否则就会陷入更大的困境。

“风为增慨叹,日为照幽诚。”风起时,诗人感慨万分;阳光普照大地,也照见了内心的真诚。这两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解释和补充。

“一矢激两端,三军帅自倾。”箭射中了双方,使得双方都受到了伤害。这两句是对前面几句的进一步说明和解释。

“谁能出此策,高士鲁先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像鲁国先生这样的高人能够想出应对之策。

这首诗通过对齐地形势和燕军情况的描述,揭示了战争的实质,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反对的态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智慧和才情,给人以启发和鼓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