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疏原上竹,悠悠想空谷。
空谷不可想,梦寐接形象。
形接翠帐中,忽觉在遥峰。
遥峰且隔岫,躞蹀阻婚媾。
轻舟知长川,松柏知山崖。
上堂各自炫,谁肯相为期。
客从西方来,遗我双白鹰。
呼童臂白鹰,翼有细篆绫。
长跪读篆绫,绫中竟何称。
上言各努力,下言利得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今西安市)时作。诗人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并借景抒情,表达出他渴望建功立业、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

首联“疏疏原上竹,悠悠想空谷。”写原上的竹子和空谷。诗人以疏疏的竹子起兴,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悠悠”二字则表达了他的思绪飘远。

颔联“空谷不可想,梦寐接形象。”写空谷中的形象。诗人说空谷中的自然景物虽然无法用语言形容,但梦境中却可以与它们相见。

颈联“形接翠帐中,忽觉在遥峰。”写梦中的情景。诗人将梦中见到的景象与现实的景象相比较,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遥峰且隔岫,躞蹀阻婚媾。”写远方的山峰。诗人用“且”字来表现他的忧虑之情。

末句“轻舟知长川,松柏知山崖。”写自然界的景象。诗人以轻舟和长川为比,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全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译文】

青青河畔的草长得稀疏又稀疏,原野上的竹子高高低低。

我在想象着空旷山谷,那里没有声音也没有颜色。

空谷里不能想象,只能通过梦来体会。

梦见自己在翠帐中,忽然就到了遥远山峰。

遥远山峰隔着层峦,行走起来很困难。

小舟知道江面很长水很深,松柏知道山崖陡峭险峻。

上了堂去各显身手,谁肯和我相约同行?

客人从西方来,给我两只白鹰。

招呼仆人拿着白鹰,它的背上有细篆纹绫。

我跪在地上读那篆纹,里面究竟写了什么?

上面说大家都要努力,下面说大家能得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