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同游锦江里,锦江水色连天起。
谁为作此锦江图,一片生绡映江水。
江上之山岷与峨,千峰万峰插苍罗。
老君阁上青羊在,丞相祠前翠柏多。
忆曾共促篮舆出,浣花溪头弄寒玉。
高歌大笑天地空,何知此身在西蜀。
支机不识卖卜翁,草堂诗羡少陵工。
指点画图何处是,蒙蒙烟雨动秋风。

【赏析】

此诗为诗人自题锦江图之作。诗中对锦江的山水风物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表现出诗人游目骋怀、神怡情逸之态。

首联“昔日同游锦江里,锦江水色连天起。”回忆昔日在锦江游玩的情景,用“连天”一词,极言锦江之长和水之浩渺。

颔联:“谁为作此锦江图,一片生绡映江水。”这两句是说这幅画是作者自己创作的,它以生绡为底,将锦江的山水景物一一展现出来。

颈联“江上之山岷与峨,千峰万峰插苍罗。”锦江两岸的山峦高耸入云,山峰重叠如苍龙翻腾。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山势的高峻,又写出了景色的壮美。

尾联“高歌大笑天地空,何知此身在西蜀。”诗人放声高歌,纵声大笑,觉得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然而,他并不因此而感到孤寂,反而感到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尾联之后,诗人又回到了画面上来。“支机不识卖卜翁,草堂诗羡少陵工。”诗人回忆起曾经与友人在成都草堂一起饮酒赏月的情景,感慨万分。他认为草堂的诗歌比那些卖卜(占卜)的人的诗词要高明得多。

尾联:“指点画图何处是,蒙蒙烟雨动秋风。”最后一句是说在这幅画中找到了一个具体的地点,那就是成都的浣花溪。诗人看着窗外蒙蒙细雨中的景色,不禁想起了杜甫的《春夜喜雨》一诗,感叹时光飞逝,人已到了晚年。

全诗通过对成都锦江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思考。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既有山水的雄浑壮丽,又有人情的温文尔雅,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