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此川上,终古见如新。
可叹浮生者,蹉跎即老人。
暮云高不动,白鸟立无邻。
独往秋光里,双桡与病身。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明确考点,然后对诗歌进行逐项解读。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鉴赏诗句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应先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内容上来看,“暮云高不动”“白鸟立无邻”等句,描绘出一幅孤寂的晚景图;从形式上看,全诗四联,前三联写景,第四句点明主旨。

【答案】

江上

江水之上是青山,它自始至终常绿新。

可惜人世间浮华易逝,转眼之间便成老人。

傍晚天空高远而寂静,孤零零的水鸟立在岸边。

我独往秋光中漫游,双桨划动着病体不轻闲。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通过描写江上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写诗人登上高高的青山之巅,俯瞰眼前浩渺的长江,只见江水滔滔不息地向东流去。青山与江水相映成趣,青山永恒如故,江水却终将消逝。这两句以青山和长江的永恒与流逝相对照,突出了青山的恒久不变。“青山此川上”,点出江上之青山,为下文作铺垫。

颔联“可叹浮生者,蹉跎即老人”两句,是说人生在世,光阴似箭,一晃就已年迈苍老。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因此发出这样的感慨:“可叹浮生者”。诗人由眼前的青山联想到人生的短暂,由青山想到自己的衰老,从而感叹人生之短促。“蹉跎”指虚度光阴,“即老人”意为转眼之间已经老了。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时间拟人化,使抽象的时间具体化,从而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慨叹之情。

颈联写暮色降临,天边飞起的孤云和水中伫立的老鸦,构成了一幅幽静的画面。“暮云高不动”“白鸟立无邻”,这两句以孤云和老鸦来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苦。诗人在江上眺望远方,只见一片萧瑟凄凉的景象。

尾联直抒胸臆:诗人独自在江上游览,欣赏着美景,然而他的心情却并不轻松。因为他知道,自己不久将会衰老甚至死亡。“独往秋光里”一句,诗人说自己独自前往秋光之中游览。“双桡与病身”一句,诗人说自己因病身重不能乘船游赏,只能摇动双桨,慢慢地行走。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景图,同时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