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郭门西,泉声不辨溪。
虎林人让路,鱼沼鹤争泥。
托宿乱离后,当时桃李蹊。
赦书宽酷吏,啧啧在蒸黎。

枯草覆盖的郭门西,泉声不辨溪流急。

虎林中人们互相让路,水沼边鹤群争夺泥地。

在战乱之后暂借宿,曾经是桃园李树下的小径。

宽赦的诏令缓解了严刑峻法,百姓们啧啧称赞这恩泽普施。

注释:
枯:枯萎、干枯。
草:指野草。
郭门:城门外。
西:方位名词,西方。
泉声不辨溪:泉水的声音听不清楚,因为被杂草覆盖。
虎林: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位于今河北省正定县西北。
人让路:《后汉书·王霸传》中有“虎不敢入闾”之句,此处用以比喻人民在统治者面前的谦和与退让。
鱼沼:古代的一种水池名,也用作池塘的意思。
鹤争泥:指池塘边的鸟儿争抢泥土筑巢。
乱世:指战乱频繁的时代或国家动乱时期。
桃李蹊:用桃花李花来比喻美好的环境或时代。
蒸黎:形容人民生活困苦,如同被蒸汽熏烤的草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战乱后景象的诗。首联写景,通过“枯草”、“泉声不辨溪”,描绘出一片破败萧条的景象;颔联则通过“虎林”、“鱼沼”、“鹤争泥”,生动地描绘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局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颈联“托宿”、“桃李蹊”,则是对当时的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抨击;尾联则通过“赦书”,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和平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