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扉今半月,佳节报重阳。
粤俗人登墓,秋风稼在场。
天遥唯见雁,地苦已飞霜。
书札询儿辈,溪花几处黄。

诗句解释:

  1. 圜扉今半月,佳节报重阳。
  • “圜扉”是指监狱的门,这里指狱门已经关闭了半个月。”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人们会登高赏菊,因此此处可能表达了节日的气氛或与狱中的节日庆祝相关。
  1. 粤俗人登墓,秋风稼在场。
  • “粤俗”指的是广东地区的风俗习惯。在这里,“人登墓”可能意味着人们在重阳节那天扫墓祭祖,而“秋风稼在场”则形容秋季农事的繁忙景象,可能暗示着狱中的人也在忙于秋收工作。
  1. 天遥唯见雁,地苦已飞霜。
  • “天遥”可能指的是天空广阔,而“唯见雁”则表示只能看到大雁南飞。这两句表达了秋天的景象,即天空中飞翔的大雁,以及地上因天气寒冷而降下的霜。
  1. 书札询儿辈,溪花几处黄。
  • “书札”是指书信,而“询儿辈”表示询问子女的情况。这里的“溪花几处黄”可能是指溪边盛开的花朵,颜色已经转为黄色,可能是秋天的象征。

译文:
半载狱中时光已过,重阳佳节到来。
广东习俗中人扫墓登高,秋风拂面农事忙。
天空辽阔只有鸿雁飞翔,地上寒霜已降。
书信往来询问家中情况,溪边花儿几处金黄。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在狱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变化,从“半月”到“重阳”,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节日的到来。接着,诗人通过对广东地区扫墓、农事等习俗的描述,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风貌。
中间两联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慨。他看到了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大雁,感受到了地面上霜降的寒冷。这些景象都与他狱中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他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自己的处境和心情。
最后两联则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关心和思念。他通过书信来询问家人的情况,并描述了溪边的花儿已经变黄,这也许是对他身处异地、无法回家过年的一种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