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柝鸣终夜,星河耿暮秋。
但令圭未玷,休问杼曾投。
东海仍秦帝,南冠号楚囚。
此身翔不下,何处学轻鸥。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铃柝鸣终夜,星河耿暮秋。
但令圭未玷,休问杼曾投。
东海仍秦帝,南冠号楚囚。
此身翔不下,何处学轻鸥。
注释:
- 铃柝:古代监狱中的报警工具。
- 终夜:整夜。
- 星河:银河。
- 耿:明亮。
- 圭:玉器。
- 休问:不要问。
- 东海:指中国东海。
- 秦帝:秦始皇。
- 南冠:被俘的俘虏或罪犯戴的是南方的帽子,这里借指囚犯。
- 翔:飞翔。
- 轻鸥:比喻自由自在的鸟儿。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的作品《狱中杂纪二十六首》中的第二十六首。诗中描绘了在牢狱中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首句通过“铃柝鸣终夜”,“终夜”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孤独,而“星河”则表达了夜晚天空的美丽与辽阔。第二句“但令圭未玷”,意味着只要自己的品德没有受到玷污,第三句“休问杼曾投”则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坦然接受,不计较过去的过失。第四句“东海仍秦帝,南冠号楚囚”,描述了自己虽然身处异乡但心系故国,第五句“此身翔不下”表达了自己虽在牢笼中但也有所追求,最后一句“何处学轻鸥”则表达了自己渴望自由,向往像鸟儿一样无拘无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