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岭为游子,飘然二十春。
重逢成老大,一悟彻天人。
无缝衣常暖,非台镜不尘。
桃花今又发,消息可谁真。
诗句注释:
- 度岭为游子,飘然二十春。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从岭北出发,作为游子的意象,度过了二十个春秋。”度岭”指越过山岭,象征旅程或转变。”游子”指的是四处漂泊的人,这里特指诗人自己。”飘然”形容旅途的轻松愉快。”二十春”则是指二十年的岁月。
- 重逢成老大,一悟彻天人。 - 这两句描述了在长时间的旅行或生活中,人们可能变得成熟或老去。”重逢”可能是比喻再次与旧友或亲人相遇,”成老大”意味着经历了很多变化,变得更加稳重或成熟。”一悟”表示通过一次经历或领悟达到了某种理解或智慧的突破。”彻天人”可能指达到了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或理解。
- 无缝衣常暖,非台镜不尘。 - 这两句强调了某些事物的恒定和不变。”无缝衣”可能指的是没有缝线的衣服,这种衣服通常更加舒适且耐穿。它象征着恒久不变的品质。”非台镜不尘”中的”台镜”可能是一种古代的镜子,通常表面光滑可以反射图像。”不尘”表示非常洁净,没有灰尘。这两句可能暗示着只有那些恒久不变的事物才能保持其纯洁或清洁,不受外界污染。
- 桃花今又发,消息可谁真? - 最后这两句反映了对当前情况的感慨或疑问。”桃花”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春天的象征,或者是诗人所居住地方的一种植物。”今又发”意味着今年的桃花已经盛开。”消息可谁真”中的”消息”可能指消息或消息的来源,而”真”表示真实性或真实性的证据。这两句可能在说,对于当前的情况或消息的真实性,谁能给出确切的证据呢?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当前情况或信息的怀疑或不确定感。
译文:
跨越山脉如同远行的孩子,我独自走过了二十年的时光。
在旅途中重新相聚,我们都已经变成了成熟的大人,
一次深刻的领悟让我们达到了一个超越凡人的境地,
但这种理解是否真实可靠,谁能证明?
没有缝隙的衣服始终温暖如初,
不是镜子的尘埃无法累积。
今年的桃花又开始绽放,
关于这些消息的真实与否,又有谁能证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度岭”和“度岭之后”的“游子”,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的旅程和经历,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变化的深刻思考。他通过描绘重逢后的成长、深刻的领悟以及生活的简单和纯净,展现了对生活本质的理解。诗中的“无缝衣”和“非台镜不尘”等词语,都体现了诗人对持久和纯粹状态的追求。此外,诗中的桃花盛开也象征着新生和希望,与诗人的情感形成了呼应。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