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犹荷锸,老矣欲如何。
手种一丛竹,清风时自过。
隐囊随散帙,高毂隔垂萝。
谁肯寻幽僻,门前野草多。

【注释】

病来:指生病。锸(chá):农具,形似锄,有木柄和铁头。荷锸,意谓担着农具去耕地,形容身体衰弱。老矣:指年老。如何:怎么对付?手种:亲手栽培。竹:这里指竹子。清风过:清风从竹林中吹过。隐囊:指用布包裹的枕头。随散帙(zhì):随着书箱的打开而散落下来。高毂(gǔ):大车高高的车轴。垂萝(luò):下垂的花蔓或藤萝。幽僻:幽静偏僻的地方。谁肯:谁还肯?门前野草多:门前长满了野草。

【译文】

你病了还在耕地,年老力衰怎么能应付?

亲手栽培一丛竹子,清风时时从竹林中吹过。

书箱被随手散落在地,大车的高毂上爬满了垂下的藤萝。

谁能寻找到幽静偏僻的地方呢?门外长满了野草。

【赏析】

这组诗共有四首,每首八句,每首诗的起句都是“次答温杜公”,这是诗人与友人温杜公之间的书信往来中常有的一种谦辞,意指诗人以次答之,不敢当朋友的尊称,所以开头都使用“次答”二字。

《次答温杜公》四首是写诗人对友人温杜公的思念之情。前二首写自己身体衰弱,年老体弱,无力耕种。后二首则写自己闭门谢客,不问尘世之事,只与竹子为友,过着清贫的生活。

第一首“病来犹荷锸,老矣欲如何?”大意是说:我病了还要扛着锄头去耕地,老了又该如何生活呢?“病来”,即病了以后。“荷锸”,扛着农具的意思。“老矣”,年老的意思,这里指诗人年事已高。“欲如何”,即怎么办?“如何”是疑问词,表示没有办法,无可奈何。

第二首“手种一丛竹,清风时自过。”大意是:我亲手种了一丛竹子,时时从竹林中吹来的清风啊,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手种”,即亲手种植。“竹”,这里指竹子。“清风”,即微风。“自”,即自然。“过”,经过。“时”,经常。“自过”,即常常吹过来。“心旷神怡”,意思是心情开朗,精神愉快。

第三首“隐囊随散帙,高毂隔垂萝。”大意是:我的枕巾随着书箱的散开而飘落,高大的车轴上爬满了下垂的藤萝。“隐囊”,即枕头。“随”,即随着。“散帙”,“帙”是一种方形的箱子。“高毂”,即高大的车轴。“隔”,隔着。“垂萝”,即下垂的花蔓或藤萝。“萝”,即花蔓、藤萝。“随散帙”,即随着书箱的打开而散落下来。“随散帙”,即随着书箱的打开而散落下来。“隔垂萝”,即隔着下垂的花蔓、藤萝。“高毂隔垂萝”,即高大的车轴上爬上了花蔓、藤萝。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的枕巾随着书箱的散开而飘落,高大的车轴上也爬满了花蔓、藤萝。

第四首“谁肯寻幽僻?门前野草多。”大意是:有谁会愿意去寻找那幽静偏僻的地方呢?门前长满了野草。“谁肯”,谁愿意。“谁肯寻幽僻?门前野草多”,意思是:有谁会愿意去寻找那幽静偏僻的地方呢?门前长满了野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