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能风御,骚人好远游。
重为萍梗泛,应以荔枝留。
中宿潮南落,双江水北流。
虽云隔千里,矗矗万峰稠。
【注释】
列子能风御:指列子御风而行,是道家的寓言。骚人:指屈原《离骚》。重为萍梗泛:意思是说漂泊不定的生活。以荔枝留:用荔枝来比喻留住远方的朋友。中宿潮南落,双江水北流。中宿,半夜时分。双江,指两条江河,即赣江、抚河,合称赣抚二水。矗矗万峰稠:形容群山连绵起伏,峰峦重叠。
【译文】
列子的御风而行,是道家的寓言,屈原的《离骚》是骚人的作品。
又漂泊不定地生活,要用荔枝来留住远方的朋友。
半夜时分,赣江和抚河的水位开始下落,两岸群山连绵起伏,峰峦重叠。
【赏析】
此诗作于元代中期。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列子能风御,骚人好远游”,写诗人对友人的追忆。“列子”典出《庄子·逍遥游》:“列子御风而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达对友人的追忆。他怀念友人那种不拘世俗,超然物外的情怀。“骚人”是指屈原,他的作品《离骚》中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这里诗人借用《离骚》这个典故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这两句既写出了友人的性格特点,也为下文抒发自己的情感作了铺垫。
颔联“重为萍梗泛,应以荔枝留”,诗人用反衬手法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重为”是再次的意思,“萍梗泛”是指漂流不定的生活。“应以荔枝留”是说应该用荔枝留住朋友,这里用荔枝来比喻留住朋友的方法。这两句既是对上联的回应,又是对下文的铺垫。
颈联“中宿潮南落,双江水北流”,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情况。“中宿”指的是半夜时分,“双江”是指赣江和抚河。诗人用这两个词来形象地描绘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夜深时赣江、抚河已经涨满水,而诗人却还在半途,无法继续前行。这一联既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具体处境也写出了他的孤独感。
尾联“虽云隔千里,矗矗万峰稠”,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虽然自己与友人相隔千里之遥,但是群山连绵起伏,峰峦重叠,就像友人就在眼前一样,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诗人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既写出了自己与友人离别后的孤独感,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深厚的友谊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