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泽今秋少,萧条井里间。
海田增斥卤,溪水失潺湲。
一日蜡谁乐,终年农共闲。
贫家繁食指,僮仆渐思删。
岁除杂感十首注释
(一)岁终:指年终。杂感:多感慨之词。
(二)雨泽:降雨。今秋少:今年秋天降雨量少,不足为病。
(三)井里:指农家。间:贫困。萧条:萧条冷落。
(四)海田:大海。斥卤:斥退的沼泽地。增斥卤:即增加斥卤。斥卤:指被斥退的土地。
(五)溪水:指小河流水。失潺湲(chán yuán):失去潺湲声,指溪水变干。潺湲:水流声。
(六)蜡:指蜡烛。乐:高兴。谁乐?谁也高兴不起来。
(七)终年农共闲:整年下来都无事可做。共:通“供”,供养。忙:繁忙,忙碌。
(八)贫家:贫穷之家。繁食指:食指多,指家中人口多,穷苦人家人口多是好事,但此处却反其意,指穷人家的人多。
(九)僮仆:仆人。渐思删:逐渐想要减少仆人。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表现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第一句写今年秋雨稀少,农民们盼望雨水的心情更加迫切。第二句写海边土地被弃置不用,荒废已久;而小河的水也因干旱而变得干涸,失去了往日的潺湲声。这两句诗通过写自然景色的变化,暗示了农民们因旱灾而生活困难的状况。第三句用“一日蜡谁乐”反问句式,表达出农民们因旱灾而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心情非常郁闷。最后一句用“终年农共闲”概括了农民们整年的无所事事的状态,进一步表达了他们的无奈和困苦。
第四句开始抒情,抒发诗人对农民们生活状况的担忧和同情。第五句用“终年农共闲”来反衬农民们的辛勤劳作和勤劳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六句用“贫家繁食指”来形容农民家庭人口众多,但又因贫困而不得不减少仆人的情况,反映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和无奈。第七句则以“僮仆渐思删”来表达出他们渴望减少仆人数量的愿望,希望减轻负担,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民生活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人民的苦难生活。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关注。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