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人谁不颂芃苗,百里行春路未遥。
雁翅城开云尚渍,虎头山出雨初消。
元戎小队移轻舸,大海微风入短箫。
天为吾曹晴一日,江花林月好相招。
雨后冯再来中丞招同王长文姜坤侯何涟若陈继袁诸子泛舟谒南海神祠登浴日亭望海是日晴霁诘朝复雨即事赋谢二首:
南人谁不颂芃苗,百里行春路未遥。雁翅城开云尚渍,虎头山出雨初消。
元戎小队移轻舸,大海微风入短箫。天为吾曹晴一日,江花林月好相招。
注释:南人谁不颂芃苗,南人指南方的人,谁不颂芃苗,没有人不赞美茂盛的禾苗。
百里行春路未遥,百里形容距离很远,行春路表示行走在春天的道路上,路未遥表示路途遥远但并不遥远。
雁翅城开云尚渍,雁翅指的是大雁飞翔时形成的翅膀形状,城开云尚渍表示城墙上的云彩仍然湿润。
虎头山出雨初消,虎头山指的是虎头峰,雨初消表示雨水刚刚停止。
元戎小队移轻舸,元戎是将军的意思,小队表示队伍较小,移轻舸表示移动轻快的小舟。
大海微风入短箫,大海是指广阔的大海,微风表示微弱的风,进入短箫表示风轻轻吹进短箫中。
天为吾曹晴一日,天为我们这些士兵晴朗了一天。
江花林月好相招,江花指的是江边的花朵,林月指的是树林中的月亮,好相招表示相互吸引。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南海神祠的景象和海上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用“南人谁不颂芃苗”开头,表达了南方的人们对于生长旺盛的农作物的赞美之情。然后以“百里行春路未遥”来描述春天的气息以及春天道路上的景象。接下来诗人又描绘了大雁飞过留下的痕迹和雨后的山景。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将军的队伍在海上行进的场景。最后诗人以“天为吾曹晴一日”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天空的感激之情。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优美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好的景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