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高义人间少,节孝天生梱内才。
再世漂摇为砥柱,百蛮聋俗有惊雷。
西台使者飞霜笔,南国词流祝寿杯。
五十年前皋庑下,白头无复孟光来。
诗句:先公高义人间少,节孝天生梱内才。
译文:先公的仁义在人间非常少有,他的节操和孝顺是天生就有的品质。
注释:
- 先公高义人间少:这里的“先公”指的是陈恭尹的祖父,他以高尚的品德和义气著称于世,所以用“高义”来形容。2. 节孝天生梱内才:这里的“节孝”指的是陈恭尹的父亲陈文德,他以孝顺闻名,所以用“节孝”来形容。“天生梱内才”则是说他的才华是与生俱来的,即他的才华是与生俱来的。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先公家族的敬仰之情。先公的高义和节孝品质在人间是非常罕见的,因此他用“人间少”来强调这种品质的稀有性。而陈文德的节孝和才华则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他被称为“天生梱内才”。诗中通过赞美先公家族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表达了对他们深深的敬仰和怀念。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道德品质和才华的重视和追求。
诗句:再世漂摇为砥柱,百蛮聋俗有惊雷。
译文:即使我再次成为社会的支柱,也要像砥柱一样坚定;面对百蛮地区的聋哑文化,我要发出震撼的雷鸣。
注释:
- 再世漂摇为砥柱:这里的“再世”指的是再次进入社会或政治领域。”砥柱”是一种坚硬、稳固的石头,被用作支撑河流或海洋的岩石。这里用来比喻自己要再次成为社会的支柱,承担起责任和使命。2. 百蛮聋俗有惊雷:这里的“百蛮”是指百种不同的民族或地区,”聋俗”是指这些地区的风俗习惯。”惊雷”在这里比喻自己的言行会引发巨大的反响和变化。
赏析:诗人在这句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一块坚固的砥柱,坚定地站在社会的中心,承担起支撑社会的责任。尽管他面对的是百蛮地区的聋哑文化,但他依然能够发出震撼的雷鸣般的回响。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那些落后、麻木的文化观念,引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民族和国家的关注,他愿意为了民族的利益和社会的进步而付出努力。
诗句:西台使者飞霜笔,南国词流祝寿杯。
译文:作为朝廷使者,我用如刀锋般锐利的文笔,向南方的文人传递祝福;他们用酒杯为我祝寿,表达对我的尊敬和爱戴。
注释:
- 西台使者:古代指皇帝派出的代表,执行皇帝的命令。2. 飞霜笔:形容文笔犀利,如同冬天的霜雪一样锐利。3. 南国词流:南国的文人,通常指南方的文人墨客。4. 祝寿杯:用来庆祝寿星生日的酒杯,象征着敬意和祝福。
赏析:诗人在这句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地位。他不仅是一个政治人物,也是一个文化传播者。作为朝廷的使者,他用如刀锋般锐利的文笔传达皇帝的命令,这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政治敏感性。同时,他也向南方的文人传递着皇帝的祝福和关爱,这显示了他的谦逊和包容。最后,他收到了南方文人的祝福和尊重,这不仅是他的荣誉,也是他对文学艺术的贡献得到了认可。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和文学领域的杰出成就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谦虚和大度,以及他对文化的热爱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