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归连岁尚踟躇,得请旋为得疾初。
杜甫久闻焚谏草,所忠无复问遗书。
倚闾落日悲黄发,过岭秋猿泣素车。
卧病江干不能吊,生刍一咏倍愁予。
【注释】
乞归连岁尚踟躇:请求回家,接连多年犹犹豫豫。
得请旋为得疾初:得到同意后,不久就因病重而卧床不起了。
杜甫久闻焚谏草:杜甫听说朝廷将焚烧《谏草》。
所忠无复问遗书:你忠于国家,但不再给我写信。
倚闾落日悲黄发:站在里门,看到落日西下,我悲叹自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翁。
过岭秋猿泣素车:越过五岭(指南岭),看到秋天的猿猴在树上哀鸣,听到它们悲哭,仿佛在为我的丧事哭泣。
卧病江干不能吊:卧病在床,不能去吊唁。
生刍一咏倍愁予:用生的草扎成的挽歌一唱,更使我愁思满怀。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潮州时。首联“乞归连岁尚踟躇,得请旋为得疾初”,是说自己因年老体衰,请求回乡隐居,接连好几年都踌躇不决;等到获准回乡时,却又因病卧床不起了。“踟躇”即迟疑、徘徊。诗人以“连岁”自谦,以“旋为”自责,表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
颔联“杜甫久闻焚谏草,所忠无复问遗书”,是说杜甫曾听说朝廷要将自己的《谏草》焚毁,自己再也不能给他写信了。这里既表现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和不安,也表现了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颈联“倚闾落日悲黄发,过岭秋猿泣素车”,是说自己站在里门,看到落日西下,不禁感慨万千,悲叹自己已是白发苍苍的老翁。这两句既是实写,又有想象,既有眼前的景物,又有内心的感受,情景交融,十分感人。
尾联“卧病江干不能吊,生刍一咏倍愁予”,是说自己卧病在床,不能去吊唁,只能用生的草扎成挽歌来表达自己的哀痛之情。这句诗是全诗感情升华的地方,也是全诗意境开阔的地方。它既表现了自己对朋友深厚的情谊,又表现了自己面对现实的无奈与痛苦。
此诗在艺术构思上很有特色:首先在结构上,前四句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后四句写自己悼念友人的方式和心情。这种结构安排使前后内容形成了对比,突出了诗歌的主题。其次,诗人运用多种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感人。如在颈联中,诗人通过想象杜甫听到自己死后有人为他写挽词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尾联中,诗人通过写自己用生的草扎成挽歌来表达哀痛之情,既表现了诗人的悲痛,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此外,诗人还善于运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