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远难铭魏氏钟,手栽犹见大夫松。
未离故寝成新庙,且喜开门对一峰。
顾我垣墉书阔略,劳君升降礼雍容。
先朝遗俗吾乡在,厚意深惭报莫从。
诗句释义:
- 事远难铭魏氏钟,手栽犹见大夫松:这句话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魏氏钟指的是魏晋时期的钟,而“手栽犹见大夫松”则意味着在改建宗祠时,亲手栽种了一株松树,以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之情。
- 未离故寝成新庙,且喜开门对一峰:这句话描述了新建的宗祠与旧有宗祠之间的对比。新建的宗祠虽然尚未完工,但已经可以感受到其庄严肃穆的氛围;而门前的山峰则为新庙增添了一份壮丽的景象。
- 顾我垣墉书阔略,劳君升降礼雍容:这句话表达了对重建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困难和挑战的认识。作者认为自己在书写围墙(垣墉)时的粗心大意导致了一些疏漏,而重建宗祠的过程则需要更加严谨和细致。同时,作者也认识到重建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因此对于前来支持工作的官员表示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 先朝遗俗吾乡在,厚意深惭报莫从:这句话表达了对先朝遗风的尊重以及对故乡情感的眷恋。在重建宗祠的过程中,作者感受到了浓厚的乡情和文化传承的力量,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对于先朝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文化遗产,作者深感自豪并表示要继续传承下去;而对于自己无法完全回报先朝恩德的情况,作者感到深深的惭愧和无奈。
译文:
先祖的祠堂经过改建已初具规模,承蒙各位亲族和贵戚赐祭,特赋此诗一首以志谢。
魏氏钟声虽遥远,但手植之松仍可见当年风采;
新庙尚未建成,但门前山峰已显雄伟;
修复宗庙时需拓宽院墙,我疏于细节;
重建宗庙需礼让谦逊,贵为天子仍不失雍容。
先朝遗留习俗,吾乡仍存古风;
深感厚意,未能一一报答,内心愧疚难以自解。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记叙文,通过对宗庙改建过程的回忆,反映了作者对先祖的敬仰和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全诗结构紧凑,语言流畅,通过具体的情景描写,展现了宗庙改建的全过程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