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舆遥向帝都回,远送于南彩鹢开。
秋月上弦沧海外,西风行部峡山来。
雁行比翼排霄汉,菊蕊延年入寿杯。
白首狂歌杜陵老,题诗唯羡达夫才。
【注释】
板舆:小车,古代供官员乘坐。遥向帝都:指高少府到京城长安。于南:在南方,指江南一带。彩鹢(yì):有五彩羽毛的船。鹢,古书上说一种鸟,其羽五色。开:启航。
秋月上弦:秋夜初半时月亮处于上弦。沧海:大海。西风行部:即“秋风行部”,指秋季,秋天是行部令,主管农事。峡山来:从长江三峡方向而来。
雁行比翼:大雁成双排着飞。排霄汉:排云驾雾。菊蕊延年:菊花的花瓣像延年的寿杯一般。菊,即菊花,延年,指长生不老。
白首狂歌:头发已经斑白还狂歌。杜陵老:指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号杜陵野客,晚年居住樊川别墅,自号樊川居士。题诗:作诗。唯羡:只羡慕。达夫:指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诗人,与友人交游唱和。
【赏析】
此诗当作于唐宣宗大中年间,当时作者任左拾遗。这首诗为送别高少府而作。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先以“板舆”点明身份,再写送别的地点是在帝都长安;接着描写了一幅美丽的送别图景,“彩鹢开”三字极富诗意,彩鹢乃有彩饰之舟,开则意味着启程。两句之间由远及近,层层展开。
颔联写秋月、西风、峡山、鸿雁等景物,将秋意渲染得浓墨重彩。秋月上弦,暗示离别的时间。沧波之外,可见峡山之险峻;西风行部,说明旅途劳顿,但见雁阵成群结队地排空而飞。
颈联写送别之情深长悠远,既写景也抒情。“雁行”二句,借鸿雁排云驾雾之姿,表达对朋友高少府一路平安的祝愿;菊花盛开,象征着长寿,诗人用花入诗,寓意深远。
尾联直接抒情,表达了对友人高少府的深情厚谊,并流露出自己渴望结交贤才的心情。
全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