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炼就谁人识,玉树埋来恨有馀。
几日已为黄壤客,昨朝犹见白门书。
家悬两地星霜久,膝绕诸郎象勺初。
末后数言殊了了,前身应得悟真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金丹炼就谁人识,玉树埋来恨有馀。
    注释:经过长时间的修炼,终于炼成了金丹,可是谁能认识它呢?这棵玉树被埋在土里,我对它充满了怨恨。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炼丹成果无人能够理解的失望和对于玉树被埋藏的遗憾。金丹在古代被视为仙药,象征着长生不老,而诗人无法得到认可,只能感叹“恨有余”。

  2. 几日已为黄壤客,昨朝犹见白门书。
    注释:几天前已经变成黄土中的一员,昨天早晨还收到了来自白门(今南京)的信。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死后化为黄土,但生前与友人的联系并未断绝。即使成为黄土之客,依然保持着与白门友人的联系,体现了诗人生前深厚的友情。

  3. 家悬两地星霜久,膝绕诸郎象勺初。
    注释:家中的两处住所距离遥远,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膝盖周围围绕着的是众多孩子,他们刚刚学会使用像勺这样的小物品。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晚年的生活状态,他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子女们年纪尚小,正学习使用简单的器具。这反映了诗人对家人的关怀和对孩子们成长的期盼。

  4. 末后数言殊了了,前身应得悟真如。
    注释:最后几句话说得很清楚,说明前生我应该能够领悟到真正的佛理。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前世修行的肯定,认为自己在转世之后能够领悟佛法的真谛。这种信念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的信仰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炼丹、死亡、生死和佛教修行等主题,展示了诗人对生命、死亡和宗教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亲人和朋友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