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生久矣付烟萝,竹杖芒鞋此暂过。
幸枉旌旗临委巷,更劳弦管为高歌。
琴堂月上清晖满,梓里春归白发多。
不是使君饶美酒,有怀明发欲如何。

余生久矣付烟萝,竹杖芒鞋此暂过。 幸枉旌旗临委巷,更劳弦管为高歌。 琴堂月上清晖满,梓里春归白发多。 不是使君饶美酒,有怀明发欲如何。

  • 诗意解读
    诗的开头“馀生久矣付烟萝”,表达了诗人对长久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接受,”烟萝”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和追求。”竹杖芒鞋此暂过”则描绘了作者暂时离开都市繁华,回归自然生活的情景,”竹杖芒鞋”是典型的隐者行装,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

  • 词义解析
    “幸枉旌旗临委巷,更劳弦管为高歌”,这里的”旌旗”可能象征着权威或权力的象征,而诗人却选择在小街小巷中放下这些象征权力的标志,这反映了一种对权势的不屈从态度,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追求。”弦管为高歌”中的”高歌”则是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 文化背景
    此诗作于陈恭尹被贬期间,其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官场失意的无奈感,反映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政治风波中保持个人信念的决心。

  • 赏析
    “琴堂月上清晖满”一句,不仅描绘了夜晚月光下的宁静美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梓里春归白发多”则通过季节更迭带来的自然景观变化,隐喻人生的沧桑变化,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感慨。最后两句“不是使君饶美酒,有怀明发欲如何”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不被理解、无法施展抱负的遗憾和无奈,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 情感表达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生活,展现了对简单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复杂世事的深刻批判。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