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家何必胜陶家,但是多男便足夸。
欲可未妨求疠火,命名曾已筮需沙。
四时序岁原兼土,五瓣同心共一华。
能读父书他日事,不知谁解学诗葩。
【注释】
屈翁山:作者的号,这里泛指作者。
六十一:作者六十一岁时。
第五子:作者排行最小,故称“第五子”。
阿需:作者的儿子名。
值(zhí)母:临产之时。
八十七寿:作者八十有七岁。
赋诗索和:写诗让作者和作。
次韵:用同一韵部的字押韵,是古人诗词写作的一种习惯。
四首:这里指四首《次韵》。
颜家:作者的姓。
何必胜陶家:与陶渊明相比,不必要胜过他。
但是:只是,仅仅。
多男便足夸:只要子女多,就值得夸耀。
欲可未妨求疠火:即使想要达到,也不必害怕瘟疫。
命名曾已筮需沙:取名字已经占卜过,需要选择。
四时序岁原兼土:四季交替,年岁循环,就像土地一样。
五瓣同心共一华:五种瓣儿的花朵,它们心心相印,共同绽放出一朵花。
能读父书他日事:将来能够理解父亲的书籍,了解父亲的事迹。
不知谁解学诗葩:不知道谁能懂得诗中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儿子阿需出生而作。全诗四首,每首都是一首咏怀之作,表现了作者对家庭、人生、世事的深深感慨和思考。
第一首,诗人说颜家并不需要超过陶家,只需要儿女众多就好。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子孙繁衍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家庭幸福的期望。
第二首,诗人说即使想要达到,也不必害怕瘟疫。这是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
第三首,诗人说取名字已经占卜过,需要选择。这是对人生的认真和对命运的尊重。
第四首,诗人说四种瓣儿的花朵,它们心心相印,共同绽放出一朵花。这是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
第五首,诗人说将来能够理解父亲的书籍,了解父亲的事迹。这是对传承和教育的重视和期待。
诗人说不知道谁能懂得诗中的花朵。这是对诗歌和艺术的深刻理解,也是对生命和世界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