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将丝竹乱清真,雅会天南盛主宾。
五马风流双郡守,二毛樗散数诗人。
杯名避暑逢秋闰,地接歌棠是德邻。
浮岳曹溪俱有约,杖头从此托闲身。

闰月晦日韶州陈毅庵使君招同惠州王子千使君梁药亭太史廖南炜屈翁山诸公集广州行署闻将为先正张文献余襄公重梓文集喜而有赋二首:

不将丝竹乱清真,雅会天南盛主宾。

五马风流双郡守,二毛樗散数诗人。

杯名避暑逢秋闰,地接歌棠是德邻。

浮岳曹溪俱有约,杖头从此托闲身。

注释:

闰月晦日:指农历的闰十二月最后一天,也就是闰年的腊月三十日。

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古称韶州。

陈毅庵使君:指广东韶州的陈毅庵。他是当时的一个使君,负责接待宾客。

王子千使君:指广东惠州的王子千。他是当时的另一个使君,也负责接待宾客。

梁药亭太史:指广东惠州的梁药亭。他是当地的一个太史,也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廖南炜:指广东番禺的廖南炜。他是当时的一个人,也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屈翁山:指的是明代文学家、思想家屈大均。他当时在广州任职。

重梓文集:指重新刻印他的文集。

张文献余襄公:指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张绅(字文忠)。他在岭南任官期间,与陈毅庵和梁药亭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重梓文集:指重新刻印他的文集。

浮岳:指庐山。因为庐山在江西九江一带,所以用“浮岳”来代指庐山。

曹溪:指禅宗寺院曹溪寺。因为曹溪寺位于江西赣州一带,所以用“曹溪”来代指它。

杖头:指手杖的头部。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聚会的喜悦之情。诗中描述了陈毅庵、王子千、梁药亭、廖南炜、屈翁山等五位文人墨客在广州集结,共同庆祝张绅(字文忠)重梓文集的喜悦。

首联“不将丝竹乱清真,雅会天南盛主宾”,以“不将丝竹乱清真”起句,点明了聚会的氛围宁静而高雅;“雅会天南盛主宾”则描绘了五位嘉宾齐聚一堂,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闪耀。这里,“雅会”一词,既体现了文人间的相互尊重,又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

颔联“五马风流双郡守,二毛樗散数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陈毅庵、王子千等人的风采。他们都是地方上的名人,有着卓越的才华和丰富的经验;而“二毛”则暗示着他们的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这句诗不仅赞美了他们的才华和风采,还表达了对他们的深深敬意。

颈联“杯名避暑逢秋闰,地接歌棠是德邻”,继续描绘了聚会的场景。他们在一起喝酒谈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而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歌棠”一词,既指代了当地的美景,又寓意着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尾联“浮岳曹溪俱有约,杖头从此托闲身”则收束全诗。他们约定在未来的日子里,再次相聚于广州的浮岳曹溪等地。而作者则表示将把这份美好的时光珍藏于心底,永远怀念这段友谊。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通过描绘五位文人墨客的精彩生活,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友谊之美。同时,它还通过赞美他们的才智和风采,表达了对古人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