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东是帝京尘,匹马看君发孟津。
欲寄悲歌向燕市,荆卿行后更无人。
注释:
山阳:今江苏淮安县东北,古时属山阳县。
漳河:即漳水,在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
帝京尘:指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孟津:在今河南孟县南黄河渡口北岸。
荆卿:战国时燕国大臣,以刺秦著名。这里代指刺客。
赏析:
此诗是送别之词。诗人在送客之时,不禁想起“燕丹善养士”的故事,慨叹当今无人能够继承荆轲的遗意。全词情深意长,意境苍凉。
漳河东是帝京尘,匹马看君发孟津。
欲寄悲歌向燕市,荆卿行后更无人。
注释:
山阳:今江苏淮安县东北,古时属山阳县。
漳河:即漳水,在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
帝京尘:指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孟津:在今河南孟县南黄河渡口北岸。
荆卿:战国时燕国大臣,以刺秦著名。这里代指刺客。
赏析:
此诗是送别之词。诗人在送客之时,不禁想起“燕丹善养士”的故事,慨叹当今无人能够继承荆轲的遗意。全词情深意长,意境苍凉。
【注释】 黄落:落叶。亦复好:还是美好的样子。青青将若何:青青的柳枝又怎么样呢?受人怜不久:被人怜爱,不会长久。当路折偏多:被人们折断在路中间的很多。艳节:美好的节操或节义。虚往:空有其名。严霜:秋日里结霜的天气。金城:指长安。旧栽处:曾经种下的树苗的地方。蹉跎:失意、不遇之意。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棵柳树的命运,表现了诗人对柳树的同情和惋惜之情。全诗用典贴切,寓意深刻,语言精练。
【解析】 1.“别杨无见因柬冈州同人”:告别杨无见,因为要给冈州同人写信的缘故。柬,书信;冈州同人,指作者的朋友。 2.“结束远行迈,未行先送君”:我即将结束这段长途的旅行了,还没有出发呢,你却先送我走了。结束:结束旅程;迈:行走、出发。 3.“秋江下白露,今夜向黄云”:秋天的江水在早晨落下了白露,现在又飘起了黄色的云彩。下白露,天将亮时,江上出现白色露珠;夜向黄云,夜晚天空中的云朵呈现出黄色。
注释: 1. 夫婿远邀勋,金鞍西入秦。 夫婿(丈夫)远赴战场,邀请荣誉和功勋,骑着金鞍马向西进入秦地。 2. 空闺见新月,终夜惜青春。 家中的闺房中看到了新月,整个晚上都因怀念青春而感到惋惜。 3. 似镜难全掩,如眉不解颦。 如同镜子一样难以全部掩盖,如同眉毛一样无法完全舒展。 4. 为衔将落影,持照未归人。 就像月亮的影子要被带走,拿着它照耀着没有回来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描述了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情景。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词释义: 送涤公 涤(tí)公到城久,忽忆丘中琴。 涤(tí)公,即指涤净心灵的朋友或知己。他来到城里已经很久了,忽然间想起了我们在山中的那段美好时光,我们经常一起弹琴,谈论着山水之间的事。 积雪移孤棹,寒湘共此心。 “积雪”和“寒湘”都是用来形容环境的,分别指的是山上的积雪和江上的寒冷湘水。“孤棹”是指孤独地划着小船
宿罗克生 衡山三十里,樵子识君家。 一路杉松雨,开门桃李花。 乍逢如宿昔,未老亦烟霞。 叹息青灯夜,春衣冷欲加。 注释: 1. 衡山:即南岳衡山,位于中国湖南省衡阳市南部,是中国五岳之一。 2. 三十里:形容距离远。 3. 樵子:指砍柴的农民或樵夫。 4. 识:知道、明白。 5. 一路:指从某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路径或旅程。 6. 杉松雨:形容雨落在杉树和松树上的情景。 7. 开门桃李花
诗句释义: 1. 山阳逢亡友蔡艮若生日感赋:山阳,指的是地名,通常是指现今的江苏镇江或安徽的马鞍山地区。亡友,指已经去世的朋友。蔡艮若的生日,即蔡艮若的出生或纪念日。 2. 夭寿各归尽,三年悲亦衰:夭寿,这里可能指的是人的寿命,但更可能是对生命的哀叹。各归尽,每个人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悲亦衰,悲伤也随之而衰退。 3. 胡然既死后,转忆始生时:胡然,可能是对某种现象或事物的描述。既死,表示已经死亡
次凤阳逢中秋 未到问沽酒,早投城北闉。 莫令亡国月,得照渡江人。 世薄功名士,秋销战伐尘。 馀生付樽杓,留醉上车轮。 【注释】: 次:第二首。 凤阳:古县名,在今安徽凤阳。 逢:遇见。 樽杓:酒器。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诗人自注曰:“余为进士时,与李商隐同游。”是说这首诗是在他任秘书省正字的时候所作。“次凤阳逢中秋”一句写自己初到凤阳时的情景。“未到问沽酒”
【注释】 归舟四首其一:此诗写诗人在江汉地区久居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渴望回归田园的强烈愿望。 积雨:连绵不断的春雨。 江汉绿:江汉地区的春天,江边和汉水一带都披上了新装,一片绿色。 杨柳初:刚刚萌发的新芽儿刚露出头来。 芳菲:花木繁盛的季节。 复尔:又如此。 少壮:年富力强的时候。 已全虚:早已消磨殆尽。 白发:指人的年迈,这里指自己的头发变白了。 何得:怎么能? 得:能够,可以。 易居
注释: 1. 长淮:指淮河,位于中国东部。 2. 月:这里指的是月光。 3. 此是故人心:这里的“故人”指的是诗人过去的恋人或老朋友。 4. 万里送行者:指远行的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亲人。 5. 徘徊:在这里,徘徊是指徘徊在树林之间,无法前进或后退。 6. 维舟:指的是停船。 7. 怅前别:怅然若失地回忆起以前分别的情景。 8. 把酒恋同斟:指在一起饮酒,共同品尝这杯酒。 9. 自我不相见
过洞庭湖 【注释】灌注:水流灌注。合梁荆:指长江与湘江汇合处,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苍茫:一作“沧莽”。四望平:指洞庭湖水面辽阔,四面环山,没有山峰的遮挡。 译文 长江和湘江汇合处,水势浩渺一片苍茫,四野望去,湖水宽阔平坦。 虽然江山景色尽收眼底,但自己却无法到达,只有天水相互依存。 迷失了道路来到湘浦,期待舟船渡过郢城。 望着波涛中的风云变幻,才确信大地已经倾斜。 赏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草屋苍凉老此身,重岩花木不知春。 赏析: 诗中“草屋苍凉”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简陋而孤独,“老此身”表达了他对于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感叹。“重岩花木不知春”则通过花木的生长,暗喻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仍保持一颗不屈的心志。整句表达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坚持自我、坚韧不拔的品质。 - 故乡南岳三千里,君在山中见几人? 赏析: 这里的“故乡南岳”指的是诗人心中的圣地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等资料,将诗中的重点词语、重要句子理解到位。如:“想得老僧春未出”是说“我想象这位隐士春天还没有出去,因为大雪封山”;“竹根深雪屐无痕”是说“因为雪深,所以竹根上没有脚印”。 【答案】 诗句释义:樱桃花落下正黄昏,谷鸟惊飞人已到门。想得到那位隐士春末才外出,竹根上积雪屐印全无痕。赏析:这首诗写访古寻幽的情趣。首句写景
【注释】 (1)朱竹垞:明末清初文学家、学者朱彝尊的字。小影:画像,题诗于画上。三首:指朱竹垞为三个人物所题的画像诗,分别题写《李冰》、《张衡》和《王羲之》。 “占星帝座”句:《史记·天官书》:“太白主寿,曰天相。”唐李淳风注:天相者,天子也。“避世金门”句:语出《后汉书·逸民传》:汉光武时,陈留人梁鸿隐居不仕,其妻孟光愿为舂(chōnɡ)米,炊爨(cuàn)之时,有饥雀集于箕中,鸿曰
读秦纪 秦始皇万里长城,筑来直欲障胡尘 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 万雉云边万马屯,筑来直欲障胡尘。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注释: - 万雉云边万马屯:形容长城的雄伟壮观,成千上万的雉堞和兵马守卫着边疆。 - 筑来直欲障胡尘: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阻挡北方的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侵扰。 - 夜半桥边呼孺子:在夜晚的桥边呼唤年轻的孩子,可能是提醒他们警惕边境的安全。 -
诗句释义: 1. 万里还家着彩衣,三春惆怅别慈闱。 - 万里还家:指从万里之外回到家。 - 着彩衣:穿上鲜艳的衣服。这里可能意味着节日或特殊场合的装扮。 -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泛指时间较长。 - 惆怅:形容心情不愉快、不快乐。 - 别慈闱:离别亲爱的母亲(慈闱通常指代母亲)。 2. 期君得似衔芦雁,半岁南飞半北飞。 - 期君得似衔芦雁:希望对方能有像大雁那样的行为
诗句如下: 白凤襜褕白玉骢,银鞍煜爚坐春风。 译文为: 白凤旗飘扬,玉色骏马驰骋,银光闪闪的马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位贵族在春天狩猎的情景。诗人通过对马匹和风的描述,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贵族们优雅的生活方式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