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了先人土一抔,便思终老向炎洲。
骨肉即今还父母,衣冠长此葬罗浮。

【注释】

(1)哭王础尘十首:这是杜甫为他的同乡、友人王础尘所作的挽诗。王础尘,字文举,河南人。天宝中,擢进士第,授秘书正字,累迁殿中侍御史。安史之乱,死于难,年五十三。

(2)先人土一抔:指死者的坟墓。一抔,土块,形容墓土小而少。

(3)炎洲:即海南岛。

(4)骨肉:指死者的子女。父母:指死者的妻子。

(5)衣冠:指死者生前的服饰。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境内。

【赏析】

这是杜甫为他的同乡友人王础尘作的挽诗十首中的一首,也是写得比较有感情的一首。诗人对朋友的死十分悲痛,但想到王家还有子孙,便安慰自己说,终有一天可以让他们继承先人的遗志,为国建功立业。全诗情感真挚而深沉。

首联“才了先人土一抔,便思终老向炎洲。”是说刚埋葬完先人的坟土,就想着要去海南岛为国效力。这两句的意思是,刚埋葬完先人的坟墓,就想着要终生去海南岛为国家效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颔联“骨肉即今还父母,衣冠长此葬罗浮。”意思是说,自己的子女已经继承了父母的事业,可以在罗浮山上安享荣华富贵;而我则将终身致力于国家的建设。这两句是说自己的事业已经完成,可以安心享受生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事业都有所成就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王础尘的生活和工作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为国家献身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