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开书院育人文,南海宫墙气象新。
曾是童年灯火地,门前桃李两重春。

这首诗是送别蒋莘田大参去河南提学任上之作。诗中以书院育人、南海宫墙的壮丽景象来表达对友人赴任的美好祝愿和深厚情谊。

首句“连开书院育人文”,描绘了书院新近开设,师生们勤奋学习的情景。书院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其教育成果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进步,因此诗人对书院的繁荣发展和人才培养给予了高度关注。

第二句“南海宫墙气象新”,则通过对南海宫墙的描述,展现了宫殿建筑的壮丽与宏伟。南海宫墙作为皇宫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帝王的权威和尊严。诗人在这里用“气象新”来形容宫殿的风貌,不仅指其建筑本身,更寓意着国家政权的稳固和繁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担任这一重要职务的期待之情。

第三句“曾是童年灯火地”,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在书院读书时的美好时光。那是一个充满知识与智慧的地方,也是作者成长的重要阶段。这里的“灯”象征着光明与温暖,寓意着知识的启蒙与传承。而“曾是”则表示这些回忆已经过去,成为了过去式。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在书院度过的时光,表达了对那段美好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友人即将离乡的不舍之情。

第四句“门前桃李两重春”,则将视角转向了书院的门外。门前的桃花与李花竞相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的“桃李”既指桃花和李花,也借喻学子们。他们如同桃花李花一样,经过辛勤耕耘和努力学习,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诗人用“两重春”来形容这种丰收的喜悦和成就感,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和对其成就的肯定。

这首诗以书院、宫墙、童年、桃花等元素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和对友人即将赴任的祝福之情。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和表达,诗人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