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马出大宛,絷之在汉闼。
长鸣眷西极,万里走空阔。
物老德不称,筋衰力先夺。
繁阴盛淫雨,修途泞不达。
侧首见骅骝,尘中问饥渴。
言恋父母国,已恐贰师拔。
踟蹰立长坂,泪杂沟中沫。
苜蓿未可希,生刍欲归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赠郭幼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驽马出大宛,絷之在汉闼。
  • 这句诗的意思是“这匹马来自大宛,被束缚在汉朝的边境”。大宛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以产良马闻名。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愿意将珍贵的礼物送到远方。
  1. 长鸣眷西极,万里走空阔。
  • “长鸣”指的是马匹的长声嘶叫,表达了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眷西极”意味着依恋远方的家乡。“万里走空阔”描绘了马匹在广阔的空间中奔驰的场景,形象地传达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
  1. 物老德不称,筋衰力先夺。
  • 这句诗的意思是“随着时间流逝,马的体力逐渐衰退,而德行却没有得到匹配”。这里用“物老德不称”比喻人的年老体衰,而德行却未随之增长。同时,“筋衰力先夺”则直接描述了马因为筋疲力尽而无法继续前进。
  1. 繁阴盛淫雨,修途泞不达。
  • 这里的“繁阴盛淫雨”形容道路两旁树木茂盛,雨水充沛。然而,“修途泞不达”则指出由于道路泥泞不堪,马车无法前行。
  1. 侧首见骅骝,尘中问饥渴。
  • “侧首”是指马匹侧头观望。“骅骝”是古代骏马的名称,这里用来象征尊贵的客人。“尘中问饥渴”意味着马匹在尘土中询问主人是否饥饿或口渴,表现出对主人的关怀之情。
  1. 言恋父母国,已恐贰师拔。
  • “言恋父母国”表达了马匹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贰师拔”则是担心自己的安危,因为“贰师”(即李广利)将军曾试图将西域纳入汉朝版图,但最终失败。
  1. 踟蹰立长坂,泪杂沟中沫。
  • 这句诗描绘了马匹在长坂上踌躇不前的情景,泪水滴落在湿润的沟渠中。这里的“踟蹰”意为犹豫、徘徊,反映了马匹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1. 苜蓿未可希,生刍欲归秣。
  • “苜蓿”是一种草本植物,这里用来比喻马匹的食物。“生刍”指未经加工的草料。这句诗意味着马匹已经吃了很多草料,但仍需要更多来维持体力。这里的“秣”即喂养,反映了对马匹的关切和爱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匹来自大宛的骏马在长途跋涉中的艰难遭遇,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和对其困境的担忧。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充满情感,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真挚关怀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精细观察。整首诗既有宏大的历史背景,又有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