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鸟出草飞,毛羽何翛翛。
昔为鞲上鹰,今者居无巢。
岂若彩凤皇,高举乘回飙。
小音合笙管,大音中咸韶。
揽德一来下,至今空寂寥。
肃肃虞人罗,千仞安可招。
倚伏本无门,变化谁能料。
何时戾天翰,从君鸣九宵。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读懂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意思进行推断。这是一首咏物诗,写一只鹰的一生,表现了诗人“物各有所适”的思想感情。首联先点出“鸟”是“鹰”。颔联说:这只鹰曾经在鞲上盘旋,现在却栖息在无巢的地方。颈联以“彩凤皇”和“回飙”来比拟这只鹰,指出它虽然能“高举乘回飙”,但终究不能像彩凤皇那样“高举乘回飙”。尾联用《论语》中的“肃雍兮,八音弛而罔谐;匪谐兮,言是宜。”来作结,意思是说:这只鹰虽然有高翔万里的能力,但它的鸣叫却不能使人们感到愉悦。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明白如话,但所蕴含的意思却十分丰富,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
黄雀飞出草丛,它的毛羽多么飘逸。
从前它是山间的雄鹰,如今却在没有巢的树上栖止。
难道像那彩凤那样高贵吗?只能高飞在回风上。
小声音合着笙管的声音,大声音中正适合《咸》《韶》。
它只懂得德行而来到人间,直到现在还是空寂寞。
肃肃地排列着罗网,千万仞的高处怎么可以捕捉。
依随屈伸变化本没有门径,谁能料想它的变幻莫测。
什么时候才能直上九霄天外去,跟随着你一同飞翔。
赏析:①首联点出“鸟”是“隼”。颔联写这只鹰曾经在鞲上盘旋,现在却栖息在无巢的地方。颈联以“彩凤皇”和“回飙”来比拟这只隼,指出它虽然能“高举乘回飙”,但终究不能像彩凤皇那样“高举乘回飙”。尾联用《论语》中的“肃雍兮,八音弛而罔谐;匪谐兮,言是宜。”来作结,意思是说:这只隼虽然有高翔万里的能力,但它的鸣叫却不能使人们感到愉悦。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明白如话,但所蕴含的意思却十分丰富,耐人寻味。
②这首诗通过描写一只隼的生活,表现了作者的“物各有所适”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