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之后无良史,千古是非成彼此。诸葛曾蒙入寇名,涑水犹然况馀子。
缅忆当年天柱折,龙蛇起陆坤维裂。一二孤臣川岭间,泣尽穹苍还继血。
只期不负方寸心,宁知姓氏千秋列。与君先世有同符,异地殊功元一辙。
凌烟旧画已荒芜,返日雕戈更谁说。君持史笔入兰台,自有鸿文纪前哲。
所嗟江左及闽滇,十六年中统三绝。身膏草野几何人,毅魄贞魂总英杰。
非无蹈海葬波涛,亦有高栖守岩穴。稗官野乘世有之,益部黔南事多缺。
呜呼,天地之立维三纲,斯人之死而不亡。表往所以劝方将,大书特书吾所望,其副寄我山中藏。

【注释】

董狐:春秋时晋国正卿,因直书“赵盾弑其君”一事而受后世称颂。

良史:好的史官。

诸葛亮、关羽、张飞:三国时期蜀汉三顾茅庐请到的名将。

涑水:涑川(在山西运城市西南),是晋文公重耳避难之所。

天柱折:比喻国破家亡。

龙蛇起陆:指收复失地。

一二孤臣:指诸葛瑾、诸葛恪兄弟。

川岭间:指东吴的西陵。

穹苍:天空。

方寸心:指心意。

方寸:指心里。

宁知:怎知道。

先世:祖先。

同符:相同的标准。

凌烟阁:《贞观功臣图》,唐太宗所绘,绘有开国二十四功臣。

返日雕戈:唐初李靖征高丽,曾用雕戈击退敌军。

兰台:御史府。

鸿文:大文章。

江左:江东地区。

闽滇:福建和云南。

草野:田间野外。

蹈海葬波涛:屈原《渔父》诗:“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高栖:隐居。

稗官野乘:泛指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作品。

益部黔南:四川东部及贵州南部。

呜呼:哀叹声。

天地之立三纲:儒家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三者为社会伦理纲常,即所谓”三纲”。

斯人之死不亡:意谓忠臣义士虽身死而气节未灭,仍能感动后人。

表往所以劝方将,大书特书吾所望:意谓要表彰历史,以勉励当世之人。

副寄:附在书信之后作为记事或赠言的文字。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八句,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后四句为第二部分。全诗通过歌颂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正义与邪恶斗争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国家兴亡、民族生死的高度责任感。

第一部分:首先引用了历史上的忠臣良吏,如董狐、诸葛亮等人,以及他们的事迹和贡献,以此来激励人们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和行为准则。接着,诗人又描绘了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如天柱折、龙蛇起陆等,以此来表现国家的兴衰和英雄们的英勇事迹。

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是诗人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和感慨。他认为,虽然现在的国家形势复杂多变,但只要有像董狐这样的好史官来记录历史,就能够让人们铭记过去,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同时,他也希望人们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为国家的兴亡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正义与邪恶斗争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国家兴亡、民族生死的高度责任感。同时,它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有勇气和决心去面对,去争取胜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