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母有夫,有夫中道归黄垆。谁言子有母,有母生儿身不久。
母亡有母能抚孤,夫亡教子成室家。母之报夫在教子,子能事生即事死。
呜呼,节孝萃一门,我欲歌之难为言。
【注释】
谁言:岂料、难道。母有夫,即指母亲有丈夫。中道归黄垆,黄垆指地府,这里比喻母亲死后。
有夫中道归黄垆:有丈夫却中途死了。
子有母,即指儿子有母亲。生儿身不久:儿子活着时间不长。
母亡有母能抚孤,夫亡教子成室家:孩子没了母亲能抚养照顾孤儿,丈夫死后教儿子成婚。
母之报夫在教子,子能事生即事死:母亲的报答是教育子女,如果子女能够好好生活就好好死去,如果子女不能好好生活也要尽力让他安息。
呜呼,节孝萃一门,我欲歌之难为言:唉!这种孝顺和节操集中到一门之中,我想要歌颂它都很难说出口。
【赏析】
《仁和周氏节孝诗》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查慎行,这首诗通过叙述母亲节孝的事迹赞扬她“教子”“抚孤”“事生”“事死”的高尚品质。
“谁言母有夫,有夫中道归黄垆。”这是第一句,意思是谁说母亲有丈夫?如果有丈夫,中途就会死到地府。这里用黄垆代指阴间,暗喻母亲死得早。“中道归黄垆”,是说母亲没有活到老而中途死了。
“谁言子有母,有母生儿身不久。”这是第二句,这是讲有母亲的儿子,他活着的时间不会太长的。这里用“不久”来强调母亲对儿子的养育之恩深,所以儿子虽然活着,但生命并不长久。
“母亡有母能抚孤,夫亡教子成室家。”这是第三句,意思是说当母亲去世了之后,有母亲可以照顾孤儿们;当父亲去世后,妻子可以教儿子成为有家室的人。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回应和总结,说明母亲生前是如何的尽职尽责,如何的辛苦劳累。
“母之报夫在教子,子能事生即事死。”这是第四句,意思是说母亲报答丈夫的方式在于教育子女,子女如果能好好生活,那就让他们好好生活下去;子女如果不能好好生活,也要尽力让他们安息。这里的“事生”指好好活着的意思,“事死”指安葬好的意思。这句话是对前三句的进一步解释和阐述,突出表现了母亲的高洁品质和她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
最后四句,“呜呼,节孝萃一门,我欲歌之难为言。”这是全诗的最后一句,意思是唉!这样的孝道集中在一家之中啊,我想要歌颂它都觉得难以用言语形容出来。
整首诗通过对母亲的描写赞扬了她教子有方、孝顺父母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她深深的敬意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