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坐欲似参学僧,日钻故纸如窗蝇。
白头兀兀尚若此,面目自照殊可憎。
曾上罗浮宿绝顶,中宵见日得未曾。
二曜何常一安处,以此自慰还自绳。
因之仰首叩阊阖,■词既竭天不应。
星宿坠地化苍狗,下界逐肉飞鹯鹰。
海上三山淼难即,胸中五岳高崚嶒。
鲍公遗履直欲借,列子风御如可乘。
方思翱翔周八极,物色英俊开群瞢。
爱君才名早艳发,文坛拔帜时先登。
虚中若谷每能下,大器善受惟不矜。
南来往往有佳句,见者动色相嗟称。
谁言为道贵日损,山海未厌涓埃增。
过河之鱼戒鲂鱮,希有之鸟遇大鹏。
淹留残腊倏已尽,地气正月乃上腾。
枯条冻卉各生意,争奇竞巧无不能。
当歌岂复问昼夜,纵饮不必论斗升。
那能老大更束缚,蛟龙反受鱼人罾。
杯阑烛跋语未息,斋厨茶灶烟不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一次送别友人时写下的诗。
第一联:“枯坐欲似参学僧,日钻故纸如窗蝇。” 描述了诗人如同学习僧一样,坐在枯坐中,日夜钻研着古籍,就像苍蝇在窗上飞来飞去一样。
第二联:“白头兀兀尚若此,面目自照殊可憎。” 表达了诗人虽然已经白头,但他的精神仍然像年轻时一样旺盛,他的面容却因为岁月的痕迹而显得丑陋可憎。
第三联:“曾上罗浮宿绝顶,中宵见日得未曾。” 描述了诗人曾经登上罗浮山的最高点,看到了夜晚的太阳,这让他感到非常的惊喜和兴奋。
第四联:“二曜何常一安处,以此自慰还自绳。” 表达了诗人对于日月星辰的观察和思考,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就像是日月星辰一样,总会有一个安定的地方,但同时也要自我约束,不能过分放纵。
第五联:“因之仰首叩阊阖,■词既竭天不应。” 描述了诗人抬头仰望天空,向天地之间叩问,但是天地之间却没有回应。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第六联:“星宿坠地化苍狗,下界逐肉飞鹯鹰。” 描述了星辰坠落到地上,变成了一只苍狗,而下界的人追逐食物,就像一只猛禽一样。这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第七联:“海上三山淼难即,胸中五岳高崚嶒。” 描述了诗人心中有着五岳般的高山,但是现实中的海洋中却难以找到三座山峰。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第八联:“鲍公遗履直欲借,列子风御如可乘。” 描述了诗人想要借用鲍叔牙的遗履,以及想借助列子的风车飞往高空。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第九联:“方思翱翔周八极,物色英俊开群瞢。” 描述了诗人想要飞翔到世界的尽头,寻找那些杰出的人才。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才能的渴望和追求。
第十联:“爱君才名早艳发,文坛拔帜时先登。” 描述了诗人对才华出众的人的喜爱和赞赏,他们很早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并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的珍视和赞美。
第十一联:“虚中若谷每能下,大器善受惟不矜。” 描述了诗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谦虚地接受自己的不足,那么他就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谦虚的赞赏和推崇。
第十二联:“南来往往有佳句,见者动色相嗟称。” 描述了诗人总是能够写出佳句,让周围的人都为之动容和赞叹。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第十三联:“谁言为道贵日损,山海未厌涓埃增。” 描述了诗人认为修炼道家之术并不在于减少物质财富,而是在于不断地积累和提升自己的内在修为。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炼的理解。
第十四联:“过河之鱼戒鲂鱮,希有之鸟遇大鹏。” 描述了诗人通过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就像过河的鱼儿需要警惕那些危险的鱼类一样,他也要避免那些危险的情况发生。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谨慎的态度。
第十五联:“淹留残腊倏已尽,地气正月乃上腾。” 描述了诗人在新年来临之际感到时间过得太快,他已经度过了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感慨。
第十六联: “枯条冻卉各生意,争奇竞巧无不能。” 描述了自然界中的植物都在努力生长,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生命力,它们为了生存而不断竞争和努力。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的赞美和敬畏。
第十七联: “当歌岂复问昼夜,纵饮不必论斗升。” 描述了诗人在歌唱的时候不再关心时间和场合,而是在享受酒宴的快乐。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豁达和乐观。
第十八联: “那能老大更束缚,蛟龙反受鱼人罾。” 描述了诗人不愿意被束缚和限制,反而希望像蛟龙一样拥有自由的力量。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第十九联: “杯阑烛跋语未息,斋厨茶灶烟不兴。” 描述了诗人喝酒喝到尽兴,蜡烛燃烧到了尽头,而厨房的火炉也熄灭了。这表现出了诗人沉浸在酒宴之中的愉悦和满足。